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孝与不孝生死绕 夸夸奇谈能扬名

夸夸奇谈能扬名


推荐阅读: 综武世界的宋青书末土之旅系统迟到五年,开局镇灭圣地直播手艺大师医者无双全球抽卡后我被迫欧皇了大明:开局被弃,永乐求我称帝让你代管新兵连,竟练成特种部队了?小单位种族对决:开局抽到华夏龙族蓝灵沐神特编第一作战连

时下人们对于善谈之人,多以"三寸不烂之舌"谑之。然而在东汉末年,"夸夸奇谈"竟是一份不错的职业。如谓不信,请看许劭生平。
许劭,出生于公元150年,字子将,汝南平舆,即时下河南省平舆县人。
许劭年轻时便因节操端正而名扬乡里,他的特长是善评人物,类似时下小学教师期末给每个学生撰写评语,不过出于鼓励需要,这些评语含"金"量较高,再有一个不同的是,现在的小学教师注重书写,许劭则着重口评。
许劭有个堂哥,名叫许靖,两人在识人方面,各有千秋。弟兄俩初始以评乡党人物为主,后来"放眼天下",且每月换个题材,这就是史上有名的汝南"月旦评"风俗。
基于许劭所评之人的性格特点、命运走向精准,因此在信息传播工具匮乏的东汉末年,能够得到许劭的点评,恰如时下某人上了"头条"般,影响极大。
《后汉书许劭传》中载:许劭初到汝南郡府担任功曹,即时下办公室主任时,连太守徐璆都十分敬重于他,生怕许劭给他一个"差评"。郡府里的其他官员及吏员,知道许劭已成他们的同事后,无论衣裤搭配,还是言行举止,皆变得小心谨慎起来。
千万不要认为这是言过其实。事实上,许劭还让名人俊士忌惮于他。大家知道,袁绍的家族有着"四世三公"之称。袁绍辞职濮阳县令返回老家那次,一路伴行的亲朋好友、豪车礼物之多,令人瞠目。但在行将进入汝南郡境内时,袁绍却把簇拥他返家的那些宾客及随从,全都分散打发,装作素不相识。内中有人不解,袁绍悄然告知:"我以这种声势浩大的排场回家,万一让许子将看见,岂非自讨没趣了吗?"
袁绍忌惮许劭的原因,在于许劭的"倔"一一有次许劭与一些德学兼备的长者,前往颍川郡一游。到了颍川后,大家都去看望东汉名士陈寔,只有许劭不去。东汉名臣陈蕃的妻子去世,回乡安葬,乡里人都去参加葬礼,许劭又是没去。事后有人究源,许劭答:"太丘(陈寔)水平太高,太高水平的他,我不敢望其项背;仲举(陈蕃)性情孤傲,性情孤傲的他,我不敢与其沟通。所以我又何必为难自己呢?"
从中可见,许劭的个性之强。惟因如此,曹操也被他所小觑。范晔编写的《后汉书》载:曹操尚无形成气候之时,曾经置办厚礼,前往许劭住地拜访,十分谦逊地要求许劭谈谈他的相运。许劭打心眼里瞧不起曹操,王顾左右而言他,就是不予点评。曹操洞察了许劭的心思,就乘旁人不注意时,悄然威胁许劭。许劭不得已,就说:"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译成白话文就是:"你啊,属于社会平稳时的动乱分子,社会混乱时的英雄人物。"曹操品咂回味了一番,高兴地告辞而去。
孙盛编写的《异同杂语》则描述,曹操去问许劭:"你如何看待我这个人?"许劭不语。曹操缠着问他,大有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模样。许劭无可奈何,只得说:"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曹操听罢大笑。
另外,《资治通鉴》所录内容,也是同上,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将许劭对曹操的点评,描写成是在"不乐意"的情况下给出的。但《魏晋世语》却载,桥玄劝说曹操去拜访许劭,曹操得到了许劭的"热情"接纳,由此声名鹊起。
许劭毕竟是个文人,文人的清高,体现于"相轻"。许劭有个名叫许相的堂哥,担任过东汉的三公,但许相这人,喜欢谄媚宦官。朝野皆传他的三公并封侯,源于宦官的"关照"。许相位高权重,多次派人邀请许劭入朝为官,许劭以许相没有德行为由,至死没有理会许相。
许劭的同乡李逵,为人正直,情趣高尚,志向远大,许劭与他交好,后来两人观点不同,分道扬镳;许劭也与堂兄许靖不和,原因是许靖到汝南郡报考吏员,时为郡守功曹的许劭,竟然拒绝录用考试成绩名列前茅的许靖。此事传开后,舆论一片哗然,人们无不认为许劭原来是个妒贤嫉能之人。
不久,司空杨彪征召许劭,请他入京做官,


相关章节: 附马朱据有点冤三国时期间谍案擅变之鬼公孙渊金子为谁而闪光大儒大义独卢植人生何谓是成功赵忠乃是朕母亲绝处逢生公孙恭三人行必成团队重学轻权道严畯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