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周易哲学解读 《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四篇(五)

《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四篇(五)


推荐阅读: 娱乐:开局和国民女神官宣了穿越后,我被竹马拖累成了皇后嘉佑嬉事逆天换明美女剑豪带着烤肉来了我制做的模型想影响现实女寝大逃亡[无限]暮夜良人将尘天书橘猫猎人游戏具现我乃星辰剑帝正义大宗师

2、孔子对《周易》一书性质的认识
那么,在春秋时期里产生的大思想家孔子,又是如何看待《周易》一书呢?孔子是一位述而不作的思想家。反映孔子思想的是《论语》一书。此书是孔子弟子在孔子死后而编撰成册的,记录了孔子生前的言论与思想。《论语》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一部重要著作,也是被称之谓儒家思想的开山之作,因孔子被称为是儒家的创始人。可《论语》一书里很少反映对《周易》一书的论述,《论语》中只有两处涉及到《周易》。
第一是《论语·述而》里这样记录:“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这里的“易”,是否是指《周易》一书呢?若从断句读法上没有错误的话,这“易”显然是指《周易》的。我们从《左传》一书己知,春秋时期,已有人称《易》。那《易》称法,就是《周易》的简称。孔子说的“五十以学易”,显然与《周易》一书有关。学“易”,应该是一部书籍有关。这“易”称,也不是孔子首创。《左传·昭公十二年》里曾记:“南蒯枚筮之,遇《坤》之"比"曰:‘黄裳元吉”。以为大吉也。示子服惠伯曰:“即欲有事,何如?”惠伯曰。吾尝学此矣,忠信之事则可……且夫《易》,不可以占险。”这段文字里出现的《易》无疑是指《周易》一书。因为南蒯占筮,得到《坤》之"比"曰:“黄裳元吉”,正是《周易》“坤”篇里句子,并与今本《周易》里的文字是一字不差。跟着是子服惠伯说自己也学习过这些,就是指南蒯占筮得出《坤》之“比”的那些学问,应指的《周易》一书了。并说到“且夫《易》,不可以占险”。这《易》就是《周易》的简称无疑。
《昭公十二年》记述南蒯说的“《易》不可以占险”的时候,孔子才22岁了。显然,这时的孔子还不可能在学术上有什么成就。特别是史料上记载孔子对《周易》一书的学习研究是在晚年时期。《史记·孔子世家》里记:“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
从《史记》这段话来看这《易》无疑就是《周易》一书,因有后称《易传》的那些《彖》、《系》、《象》等文章来印证。也印证了《论语》一书里的“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这句话里的“易”就是说的《周易》一书。
通过《论语》里记载孔子说的那句话来看,孔子是十分看重《周易》一书。但这句话应如何理解呢?而现代的通行本《论语》一书里,一般是对这句话的译文是:“孔子说:多让我活几年,从50岁开始研习《易经》,便可以做到没有大的过失了。”或是:“孔子说:‘再给我增添几年寿命,到了五十岁学习《易经》,就可不犯大的错误了。”
这是笔者手里的两本新千年后出版的《论语》版本中的译文。两者译文的内容基本一样。这种译文是有错误的,把《易》译成《易经》也是错误的,这里的《易》是指《周易》。而《易经》的内容,则是包括了《十翼》(即《易传》)。而对这句话理解为孔子50岁学《易》,不凡也有大学问家是这样的认为,如熊十力说:“盖由《论语》及《史记》参考之,则孔子学《易》确在五十之年,故其五十以前,只是《诗》、《书》、《艺》、《礼》四部之业而已,犹未治《易》也。自五十学《易》,而后其思想界别开一部天地,从此上探羲皇八卦,而大阐哲理,是其思想之一大突变也。”(《原儒》熊十力著 2009年印刷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19页)
而还有认为这句话里的“易”,不作《周易》解。廖明春在“帛书《要》与《论语》‘五十以学’章”一文里有一段话,我们引过来,以说明古今还有不认为是《周易》的说法。
“《论语·述而》篇记载:‘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此章后人训解多歧,近代以来,疑古风


相关章节: 《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三篇(十)《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四篇(一)《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四篇(二)《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四篇(三)《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四篇(四)《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四篇(六)《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四篇(七)《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四篇(八)《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四篇(九)《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四篇(十)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