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周易哲学解读 《周易大发现》(三十)

《周易大发现》(三十)


推荐阅读: 娱乐:开局和国民女神官宣了穿越后,我被竹马拖累成了皇后嘉佑嬉事逆天换明美女剑豪带着烤肉来了我制做的模型想影响现实女寝大逃亡[无限]暮夜良人将尘天书橘猫猎人游戏具现我乃星辰剑帝正义大宗师

卷三:发现了《周易》哲学
第二章《周易》政治哲学内涵
第一讲:《周易》治国主体,“君子”之治
第一节:《周易》”君子”政治概念的构建
《周易》是为“君子”(周天子血统的诸侯、贵族)们讲述“修身、齐家、治国”的道理书。按现代哲学分类,应属政治哲学书。
那么,怎样认识《周易》一书里的“君子”含义,我们先看《周易》一书之前的典籍里对”君子”一词的表述。
中国最早的典籍应属《尚书》,而《尚书》里可信的最早的文献是《西周书》。
《周书》是西周初期的政治性文献。《周书》中有两处涉及到“君子”一词。
《周书·无逸》:“周公曰‘呜呼,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樯之艰难,乃逸,则知小人之依。”
这是《周书》中第一次出现“君子”一词,本句用现在的话说是:“周公说:‘啊,君子居身在世,不要贪图安逸,事先了解了种地的艰难,然后再安逸,就会知道劳动百姓的痛苦。”
这里的“君子”是指谁呢?是指君王,或者王公贵族,还是指有国有家的诸侯大夫呢?
《无逸》是周公告诫成王的话,这里的君子是指在位者,既指在位的王,也指在位的官。这里的君子是对称小人(百姓)的统治者身份。
《周书·周官》:“王曰:呜呼,凡我有官君子,钦乃攸司慎乃出令……。”
这句话的意思是:“成王说:‘啊,我所有居官的君子,认真对待你们所负责的工作,谨慎你们的出号发令……。”
这里的“君子”称呼,是指百官的称呼,当然西周初的百官不同于后来的百官。西周初是分封制,是宗法下的分封,“凡我有官君子,”是与“周”有宗族关系的(即血缘关系与姻亲关系),还认可为宗族关系。凡受封而有国有家者,而称“君子”。而君子所分封下的百姓称“小人”,是隶属于君子的。《周书》中共有两处出现了“君子”称法,不过《周官》被认为是伪书,伪书就是说不是西周初期的东西,是后人伪作的。那么《周官》里的“君子”之说也就不可当成是西周初期的说法了。那么,《周书》中唯有一例,就是《无逸》篇里的“君子”称法是可信的。大抵《尚书》很有争议,作为史料恐怕不大可靠。那么在《周易》一书之前,可作信史的当唯有《诗》了。
《诗》(后称《诗经》)里的诗歌被公认是大致最早创于西周初期,最晚的创作于春秋中叶。
《诗》分“风、雅、颂”三类。按产生的时间排序,“颂”在前,“雅”次之,而“风”在后。
“颂”诗里有“周颂”是西周王室的庙堂祭祀乐歌。是主要产生在西周初期兴盛时期,一些乐歌是产生在西周中期,这样来看,“周颂”应是早于《周易》一书了。
《周颂》三十一首,并没有出现“君子”一词。这说明西周初期对“君子”称法是空白的(因为《尚书》很有争议)。
“雅”诗;分大雅,小雅。“大雅”是西周中期和后期的作品,“小雅”在后。
“大雅”是应用于朝会礼仪活动而制作的乐歌。“大雅”31首,又分颂祖德歌诗,颂时王歌诗,美刺时政歌诗。
颂祖歌诗中的周族开国史诗主要有五篇,学者认为大体上是在西周前期根据流传的传说和神话写定的。
“周族开国史诗”里也没有出现“君子”一词。而在开国史诗中的“公刘”、“皇矣”两诗中出现了“君”字。就是在“周颂”31首诗中,也没有出现“君”字。但“周颂”与“周族开国史诗”(《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都用的是“王”的称谓。如“文王”、“维王”、“武王”。
“大雅”31首诗里,除去西周前期创作的“周族开国史诗”没有出现“君子”一词外,而在西周中期以后创作的《旱麓》、《既醉》、《假乐》、《洞酌》、《卷阿》、《桑柔》、《云汉》诗中出现了“君子”一词。
这些诗中的“君子”一词的出现,既有


相关章节: 《周易大发现》(二十五)《周易大发现》(二十六)《周易大发现》(二十七)《周易大发现》(二十八)《周易大发现》(二十九)《周易大发现》(三十一)《周易大发现》(三十二)《周易大发现》(三十三)《周易大发现》(三十四)《周易大发现》(三十五)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