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第127章 第 127 章

第127章 第 127 章


推荐阅读: 雄蜂只会影响我尾针速度你吻起来好甜美嫁给偏执战神后(重生)穿到年代文中搞科研[穿书]痴情鲛人全靠演技病美人重生后想开了甘愿我爸是狗血文里的满级大佬SHEEP被偏执病人盯上后[快穿]咸鱼假少爷只想躺平[娱乐圈]酒厂BOSS在追漫画

君臣二人从后院回到御书房内, 裴少淮紧步跟在皇帝后面,几盘棋一顿饭的时光, 让他对皇帝又多了几分认识。
御书房里, 众大臣们听闻内官唱报的声音,纷纷停笔,恭迎皇帝。
裴少淮很识趣, 一进御书房就缓步挪到原先站的位置上,悄悄无声,不引老臣子们的注意。这些大臣们翻算账目, 算了一上晌, 正是腰酸背痛、脑袋发昏,若是见到裴少淮优哉游哉地走进来,不知道会拉多少仇恨。
一张张书案上, 有的账本翻得凌乱,有的井然有序, 能看出大臣们的几分性子。
皇帝坐回龙椅上,环扫了一眼,问道:“都算得如何了?”
场下默声, 都低着头。
还像之前那样,皇帝开始一个个点, 道:“工部, 这十年间宝船厂送出去了几条船?”
又是工部周尚书“打头阵”。
算得的数目, 连他都讪讪不好意思开口, 低着头答道:“回陛下, 共送出千料大船七艘, 五百料、七百料等中船十三艘。”
皇帝其实早就知晓数目, 再次听见时, 犹忍不住憋屈生气,一拍桌案,怒道:“应天府宝船厂从各处漕运木料,兴师动众,一年所造千料大船不过三五艘,十年间竟送出去了七艘。”
兵部曾数次苦诉海卫缺战船,而朝廷竟往外赐船,何等讽刺。这样个送法,造再多大船也不够用。
皇帝压压火气,又问:“江南织造绸缎几许,赐出去的又占几成?”
周尚书应道:“江南各司府每岁织造丝布三万五千余匹,去岁赏赐四夷使臣丝布一万八千余匹。”
竟超出了半数。
众大臣终于明白皇帝今日为何大动肝火了。平日里总觉得大庆沃壤千里、富庶物阜,给前来朝拜的番国赏些丝绸、银两不足为道,可仔细一算,半数的丝绸都赏了出去,留予大庆自用的竟只有一万七千余匹。
皇帝质问众人道:“如此大的数目,缘何平日从来无人提起?反是许多鸡毛蒜皮的小事,满朝弹劾。”大臣们都把心思放在党争上了。
臣子们愧不敢言。
皇帝继续点名:“吏部,《宋史》第三卷‘海商篇’,读出来。”
轮到裴珏,他翻开史书,照着念道:“……绍兴二十五年,泉州港市舶司商船税例增至百万缗……”
一缗为一贯钱,约为一两银。
宋时还不止泉州这么一个商港。
念完后,皇帝发问:“去岁泉州市舶司纳得船税折合银子共有多少?”
大庆官商多由泉州市舶司申报出海,占到所有出海官船的七成,然裴珏给出的数字却是:“回陛下,不足三十万两。”
宋时就已经超百万缗,大庆再统江山后,船税所得不增反降,由一百万贯降到了不足三十万贯。这么一对比,足够振聋发聩。
皇帝想起裴少淮所言——张尚书家的老管事垄断了采办,自定货价,掩人耳目,中饱私囊。这些一家独大的官商,不正如那贼精的老管事一样吗?也不知道是真的收不上船税,还是船税流进他人口袋。
“是什么缘由造成如此大的差距?”皇帝问道。
市舶司虽是吏部监设,却由福建布政司直接辖管,吏部是一点好处都没捞到过。裴珏何等精明的一个人,岂会猜不明白皇帝的意思,他应道:“微臣回去立马选派贤能前往泉州市舶司巡察,再给陛下答复。”
“户部,你觉得呢?”皇帝又问。
户部尚书应了些无关痛痒的话,譬如“官船出海以广交结好为先,行商为次”、“官船出海短则三五月,长则七八月,耗时长而获利短”,最后,兴许是想说些好话来哄皇帝开心,他道:“大庆朝物阜民丰,可自产自销自足,大庆所产物美价廉,何须拿银子从海外购买是以,百姓多不用舶来藩物,长久之下,船税所得自然就少了……微臣以为,此为大庆强盛之兆,陛下当高兴才是。”
他若只说前面的话,只是无知而已,说了后面这番话,便是无能了。自己手里还戴着玳瑁珠串,却言百姓不用舶来物,岂非


相关章节: 第122章 第 122 章第123章 第 123 章第124章 第 124 章第125章 第 125 章第126章 第 126 章第128章 第 128 章第129章 第 129 章第130章 第 130 章第131章 第 131 章第132章 第 132 章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