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第142章 第 142 章

第142章 第 142 章


推荐阅读: 雄蜂只会影响我尾针速度你吻起来好甜美嫁给偏执战神后(重生)穿到年代文中搞科研[穿书]痴情鲛人全靠演技病美人重生后想开了甘愿我爸是狗血文里的满级大佬SHEEP被偏执病人盯上后[快穿]咸鱼假少爷只想躺平[娱乐圈]酒厂BOSS在追漫画

江南初入冬, 草木绿意犹似春。
北风呼啸南下,成了一只只商船扬帆出海的助力,正是太仓码头最忙碌的月份。然这日午时, 还有大半日的时辰可做活挣钱,百姓们却早早收拾行当往家走, 码头边大半的商铺亦闭门谢客。
外地的海商不明所以,一番打听,才省得知州大人今日离任,百姓们急着赶去衙门送别。
申时, 州衙外已围得水泄不通,百姓们有的挎着竹篮,有的拎着食盒,里面或是爽口的瓜果, 或是家常的点心,不一而足。
裴秉元着一便衣, 立于州衙后院中, 环顾这院中的一瓦一石,经年累月的过往涌上心头。他心间并无太多怅然——请辞是深思熟虑过的事, 该想通的都已想通。
只是听见衙门外百姓们的呼声, 又免不了心生不舍。
“大人,老乡们都在外面等着, 您出去同他们道个别罢。”同知说道。
裴秉元点点头。
州衙大门打开, 挽留声顿时迭起,老乡们的脸庞映入裴秉元眼帘,喊不上大名却很熟悉——有一起守住城门吓退水贼的民壮, 有寒冬敢下海扛沙袋垒堤坝的青年, 还有船厂里凿子刨子造大船的工匠……
百姓们声声挽留, 许多老翁在抹泪,见知州大人欲开口说话,他们慢慢安静了下来。
裴秉元掩住更咽,与人拉家常道:“许老翁,听说你们家新添了个大胖小子?”
站在人群前面的许老翁连连应“是”,又开心道:“再过几个月就能领上街了。”
裴秉元接过话,这才放声同百姓们说道:“我同许老翁一样,家中新添了孙子孙女,我该回去抱抱他们了。”
百姓中当即有人呼问道:“是裴大公子成家生子了吗?”
裴少淮当年“围师必阙”一计全剿余寇,此事被写成说书话本,曾在太仓州茶馆里盛行一时。
裴秉元大声应道:“正是他。”颇为自豪。
离愁别绪犹还在,却新添了几分欢快。
许老翁喃喃道:“按照太仓的习俗,长孙长子是大事,理应要给知州大人随一份礼,祝孩子鸿运逢吉……”边说边从腰袋往外掏,最后掏出一小贯铜板子,硬推着要递给裴秉元。
其他人亦跟着,说要给两个孩子添一添福分。
裴秉元哪里能收,连连推却着,正巧他见到船厂的王匠头手里高举着一艘木雕的小船,于是伸手把小木船接了过来,对大家伙说道:“乡亲们的心意我都领下了,我把太仓州的小船带回京,希望他们往后能像太仓船一样,乘风破浪。”
裴秉元作最后的叮嘱,他说道:“乡亲们,太仓州能有今日一路不易,万不能因抬高了堤坝而松懈治水,一年四时皆要巡检堤坝是否有缺……太仓码头与外通商,船只熙熙攘攘,要守住本心,防荼毒流入,不能急一时之利、贪一时之快……铜板万贯不如薄技傍身,老祖宗传下来的造船技艺不能舍弃,辈辈相传才能造更大的帆船,走得更远……”
他一条条说着,没有刻意的遣文造句,百姓们皆能听懂,每一条都与太仓州息息相关。
乡绅、里正、族长们动容道:“谨听大人叮嘱,必定将此写入各姓族规中,不能叫后人忘了前人之苦。”
相守数年,终有一别,话是道不尽的,越说越是不舍,裴秉元一横心,向百姓们最后拱手作揖,道:“乡亲们,后会。”
本是“后会有期”,却因不知何时是期,故只道了“后会”。
裴秉元登上马车,百姓们并不拦阻,却紧随其后相送,送到城门外又送到驿站外。
路途
上,家家户户门前架着八仙桌,其上摆着两样物件——清水一碗,明镜一台。
为官者,身清如水,心明如镜,岂会不受民所爱戴?
……
先走水路,又换马车,裴秉元赶在腊月前回到了京都城,伯爵府中一家人终得团聚。
随后,天子下旨,裴秉元劳苦功高,有水利农桑治理之才干,特授国子监博士一职。非讲授诗书经学,而是教授监生们历事实习的经验。
裴秉元


相关章节: 第137章 第 137 章第138章 第 138 章第139章 第 139 章第140章 第 140 章第141章 第 141 章第143章 第 143 章第144章 第 144 章第145章 第 145 章第146章 第 146 章第147章 第 147 章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