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第144章 第 144 章

第144章 第 144 章


推荐阅读: 雄蜂只会影响我尾针速度你吻起来好甜美嫁给偏执战神后(重生)穿到年代文中搞科研[穿书]痴情鲛人全靠演技病美人重生后想开了甘愿我爸是狗血文里的满级大佬SHEEP被偏执病人盯上后[快穿]咸鱼假少爷只想躺平[娱乐圈]酒厂BOSS在追漫画

次日百官休沐, 皇帝口中最贼的“小狐狸”,带着其中一卷“顺走”的圣旨正赶往南平伯爵府。
那夜御书房与皇帝饮酒下棋,究竟是君臣间私下闲叙, 趁着皇帝兴致高,裴少淮伺机“索要”, 自不可能失了分寸,言之非分。否则事后伤了君臣情谊不说, 也易被他人攻讦为奸臣。
两壶薄酒, 意醉人未醉,裴少淮提的都是私事而已。
那夜谈及棉株种植和棉布纺织,这其中一卷圣旨自然与三姐的棉织造坊有关。另一卷圣旨, 则是裴少淮为娘亲而求——
裴秉元自太仓州辞官致仕, 朝廷先为其虚晋了正四品官,却未封林氏四品恭人诰命。此事倒也正常, 毕竟裴秉元政绩在五品而不在四品, 且等到裴秉元承爵之时, 林氏自会受封,并不急于一时。
然两者于林氏而言意义大有不同。
娘亲这些年受了不少委屈, 裴少淮身为儿子, 能替母亲多做一些是一些。百事孝为先,尽孝不宜迟。
那道圣旨如今仍藏在裴少淮书房中, 他心想,等到工部神帛制敕局织好诰命卷轴,礼部备好礼制,声势浩荡到府宣封, 再告诉娘亲也不迟。
朝中四品五品的官员并不少, 但能随夫君受封的官妇并不多, 想来此事能让娘亲高兴一场。
……
马夫长吁一声,马缰一勒,马车缓缓停于南平伯爵府门前。
裴少淮抽回思绪,将圣旨藏于宽袖之中,进了乔府。
正堂中,雪盏茶杯热气氤氲,裴少淮将金色圣旨取出,推至三姐、三姐夫跟前,他自认为动作已颇为郑重,然裴若竹、乔允升相视,皆是惊诧——弟弟竟就这般风轻云淡地从袖中取出了一卷圣旨。
且不论圣旨中言之何物,单是这番举止,已叫人吃惊。
半晌才回过神来。
“三姐且打开看看。”裴少淮说道。
裴若竹镇定了几分,缓缓撤开卷轴,唇间默读微动,当读到“赐名‘北直隶棉织造坊’,选民女织妇为工,机织天下棉布”一句时,顾不得继续往下读,抬头望向裴少淮,满脸喜色,一时间不知言何。
弟弟为她求来这样的圣旨,显然是明白她的心思。
赐名为“坊”,而不似“杭州织造局”那般为“局”、为“司”。
裴若竹感激道:“谢弟弟助力,弟弟之思量,叫人敬佩。”
“三姐之作为,才真叫人敬佩。”裴少淮认真说道,“三姐倾尽家财开设棉织造坊,并非想当一‘钱袋子’,而是为大庆妇人谋一容身之所、养家之本,此等气度,鲜有人能及。”
把棉纺织当作生意来做,做得再大,也不过是朝廷的“钱袋子”而已。太平时产布,战乱时贡银。
三姐若是想要借棉布谋财,方法何其之多,何须进宫献布皇后?
裴少淮言道:“圣旨已带到,请三姐仔细收好。”他起身负手踱步,思量了一番,又隐晦说道,“等过了几年,家家户户民妇采棉织布以养家,成了常事,则又是另一番说道了。”
这道圣旨能用上几年,但一朝君主一朝臣,圣旨亦只是一时的旨意而已,不是没有变数的。
百姓从中得利,人人习以为常,才是最稳当的立足。
裴少淮相信三姐能想明白这番话的意思。
裴若竹应道:“我省得了,谢弟弟提点。”
窗外天色有亮堂了几分,估摸已是巳时末,裴少淮告辞道:“时辰不早了,我便先回去了。”
乔允升留他用过午膳再走,裴少淮并不掩饰,笑笑直言道:“难得休沐,我回去陪陪小南小风。”
“应当的。”乔允升应道,“我送送内弟。”
……
……
元月下旬,福建快马传回一本折子,早朝时,皇帝命人当朝宣读了此折子。
原来,远在福建布政司巡检的裴尚书传回“捷报”,他与南镇抚司副官从布政使的私人山庄中查抄出白银二十万余两,涉事官员皆以捉拿,白银不日将运送归京以充国库。
皇帝当朝宣读此事,颇有杀鸡儆猴之意。
人未归,功先至,虽是立


相关章节: 第139章 第 139 章第140章 第 140 章第141章 第 141 章第142章 第 142 章第143章 第 143 章第145章 第 145 章第146章 第 146 章第147章 第 147 章第148章 第 148 章第149章 第 149 章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