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布衣小书生 第三章 五年之后

第三章 五年之后


推荐阅读: 终末残响黑白的文明萌宠游记被女神捡来的赘婿农家小悍妃:带着全家讨生活王爷凶猛,医妃只想逃乡野小刁民无良神明与不存在老婆的恋爱日常寒门风骨大明风流庶女医妃飒翻天嫡长姐重生后,弟弟们真香了

冬去春来,似水流年。
凌云来到这里已经五年了,发现这边语言和现代还是有些相近的。
但到底还是没弄清处,这是历史上哪个朝代。
只断断碎碎听闻爷爷凌大山,提起过什么大乾王朝、天武十年之类的,也不曾具体。
安州郡灵山县广平村,这就是凌云现在所在的位置。
广平村个依山傍水的好地方,村子里有四十多户人家,三百多号人。
这里的地域偏僻,根据天气变化猜测应该是在南边,具体只能以后再详细打听。
广平村并不是同姓居住,是由周、赵、凌、李四家姓氏混合而居的,且都是从外地迁来的。
据说他家定居于此,是源于三十几年前,中原遭受百年难遇的洪水。
这场天灾直接导致良田被吞噬,房屋倒塌,大部分百姓和牲畜被淹没,大灾过后有大疫,百姓死伤殆尽。
洪水过后,导致大批难民出现,朝廷及时采取救灾措施,通知附近官府开仓救灾,鼓励大户人家捐献粮食。
灾民没有离开户籍所在地的,朝廷按户籍人口给他们发口粮,离开的人,官府直接给灾民发放稀粥,一日两餐。
不管是发口粮还是发粥都少得可怜,只保证饿不死。
朝廷赈灾的粮食虽然拨付,但很难如期如实到达灾民手中,往往有个十分之一,就已经很不错了。
相比起庞大的灾民,这点儿赈灾款,根本就是螳臂挡车,杯水车薪。
官吏饱藏私囊,下拨的粮食被各级官吏高价出售,极少一部分掺着沙子做成清汤给灾民吃。
朝廷不会追问粮食哪里去了,因为官员们会说都给灾民了,查也查不到,导致灾民大批饿死。
救济灾民本是辛苦劳累的事,最终却成了官员们的肥差,谁去救济灾民,谁就能名利双收,苦了的只是百姓!
祖父说到这的时候,眼睛有些湿润,有些更咽。因为洪水直接导致他和亲人走散了。
他跟随流民向南走,把路上能吃的都吃了,河里的鱼,林里的兽,天上的鸟。
直到找不到东西充饥的祖父,开始啃树皮,等树皮都吃光了,开始吃观音土。
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到达江南地带,这里没有被天灾波及。就这样他一边走,一边讨饭,穿城越村,挨家挨户,山栖露宿。
每敲开一扇门,对他来说都是一种考验。因为面对他的往往都是白眼、冷嘲热讽,对他来说,敲开那扇门就意味着侮辱,但不敲那扇门就会被活活饿死。
祖父后来听人说起,这场大水引发的不只是逃荒,还有叛乱。
在这个皇权不下县的朝代,水灾活下来的人源于没有粮食,没有栖身之所。
天灾人祸之下,开始抢劫当地比较富庶的人家。
就算是大户人家有再多的粮食,也不可能满足得了这帮庞大的难民。
长期得不到充饥的饥民不得不揭竿而起,直接抢夺当地官府的粮仓,开仓自救。
农民起义后果往往只有一个,那就是被无情得镇压。
饥民们起义后,快速占领小城镇,随着起义军首领的贪婪,开始不满足于填饱肚子,带领起义军接连攻城拔寨。
面对小城镇接二连三的胜利,让他们忘乎所以。
开始攻打大城池,可是没有大型攻城器械的起义军连大城池的门都破不开,等别说占领了。
等到朝廷反应过来,迅速拨军粮派大军铁血镇压,各处起义军被无情的剿灭,甚至有把良民杀了充当军功的事情发生,中原地带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
趁大乾王朝内乱,本就虎视眈眈地北方匈奴果断发兵,趁机占领了燕云十六州。
燕云十六州本为中原王朝的北方屏障,地势险要,高山峻岭,易守难攻。
失去燕云十六州这个北方屏障,直接导致中原赤裸裸地暴露在北方匈奴的铁骑下。
中原王朝就像是被人掐住喉咙一般,时不时被匈奴派出的骑兵骚扰、劫掠,导致边境人心涣散,朝廷被迫走上和亲的道路。
这一次的洪水直接把本是文化昌盛,国力富强的王朝给葬送了,国势也由盛转衰,往


相关章节: 第一章 上山找羊第二章 意外穿越第四章 凌云的家第五章 未来的路第六章 同意蒙学第七章 李氏私塾第八章 开始学习第九章 天赋异禀第十章 蒙学日常第十一章 镇上见闻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