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布衣小书生 第七章 李氏私塾

第七章 李氏私塾


推荐阅读: 终末残响黑白的文明萌宠游记被女神捡来的赘婿农家小悍妃:带着全家讨生活王爷凶猛,医妃只想逃乡野小刁民无良神明与不存在老婆的恋爱日常寒门风骨大明风流庶女医妃飒翻天嫡长姐重生后,弟弟们真香了

凌云不知道的是,这句话,也曾是李川年少的梦。凌云之志,也曾是他的志向,只因造化弄人。
“既有这般志向,日后当需多加用功,切莫投机取巧,做无用之功,坠了这凌云之志。”
“学生铭记。”凌云稍躬身,恭敬道。
“书和纸墨笔砚准备好了吗?”跳过话题,李川捋了捋胡子,缓缓问道。
“没有,这个,我们原先也不知道要买些什么,害怕买错了,因而先来这边...”
凌大山有些不好意思挠了挠头。
“嗯,蒙学三百千必不能少,县里书店装订好的上等书籍颇贵,委实不宜。我这倒有亲手抄录的三百千,没有书店的好,但相对实惠,三本收你一两银子可愿意?”
凌云原以为古代启蒙读书是四书五经,又或是其他经典的名人书籍。
不曾想却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俗称三百千这三种。
事实上,和凌云想象的不太一样,他不知道的是即便在古代人眼里,四书五经一类的东西属于高难度内容。
并不能作为启蒙教材,然三百千的内容虽然没有条理,但读起来琅琅上口,对于刚入私塾的孩子来说比较易学好记。
况且很多人识字不是为了作诗作词考科举,只是为了单纯为了会认字、会写名字。
再者说古代由于微言大义的存在,即使皓首穷经也不能通读经典。
因此,古人也往往只治一科,余者不过通读而已。
而学习儒家经典的年纪,也往往是弱冠之后最为合适。
且地区社学以识文断字、粗通文化、了解法律为主,至多教授《论语》、《孟子》。
是以古人以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
十五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
“就按李大哥说的办,那其他的还需准备什么?”凌大山也不纠结,果断拍板。
“笔要一支,三十文,黄纸一刀也要三十文,墨一条三百文,砚是最为珍贵的,尚需一两银子。”李川说完,看向凌大山,后者点了点头。
见状,李川顿了顿,拿起算盘开口道:“一共是...2两并360文”
听到报账,凌大山有些吃惊,但还是没有开口,只是把手里拿着的猪肉等礼品放在了桌子上。
李川看到这些东西,立马开口。
“不需这般客气,按规矩来就好,其他东西都带回去吧。”
而后语气心长告诫道:“规矩你应该懂的,且看你家小哥儿体虚瘦弱,这些东西尚需让他多补补,读书郎也需要强壮的。”
不一会,李川把他领了进去,他爷爷随后也出门回家了。
凌云静静的跟在李川后面,走了一小会,就进了房。
把手抄的三百千和笔砚纸墨递给了他,随后将他带进教室。
里面有好几张木板搭接成的桌子,很低,座位是一个方木板,上面垫了块布。里面已然坐了五个小孩子,跟他年纪相仿。
可能是他没离过家多远的原因,他瞧着这些人都觉得陌生。不过看着身上的穿着,应该像他一样的寒门子弟吧。
“你且先坐会,稍等片刻方能讲学。”
把凌云带到地方,让他跟其他人先互相熟悉一下,就出了门。
他刚进门时,其他人还都规矩的坐着,可是当李川刚踏出门口,立马骚动了起来。
见来了新同窗,都纷纷围着凌云挤了上来。
“我叫罗虎,来自罗村,今年五岁。”
“我是赵龙,广平村人士,今年六岁。”
...
就这样,可能大家都是同村亦或是邻村人,也还是小孩。
不一会时间,凌云活络的跟他们相互交流了名字,知道了他们的来历。
等到辰时,李川再次进来,先是帮他们整束衣冠。
紧接着把他们领到西边一个小屋子,房门打开,正中间赫然摆着至圣先师孔夫子的石像。
李川让他们一个个给孔夫子双膝跪地叩头,一次性扣九个,方能起来。
礼记云:礼仪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
正所


相关章节: 第二章 意外穿越第三章 五年之后第四章 凌云的家第五章 未来的路第六章 同意蒙学第八章 开始学习第九章 天赋异禀第十章 蒙学日常第十一章 镇上见闻第十二章 再做抉择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