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地气宗师 第七十八章 水火齐攻

第七十八章 水火齐攻


推荐阅读: 我和女神在荒岛求生的日子欲何人世间之正道之光星际重启,穿梭在AI世界里通灵神探这个盗墓贼合法的镇川郎箱庭:抉择都市玄阳九转心经夜未梁帝婿:大宋驸马爷通灵人密录

赵老曾经跟唐成说过,他就碰到过这种现象。有一次进入墓室发掘现场,旁边的考古队员伸手去碰一个陶俑,结果手指直接捅进了陶俑,器物柔软的就像没有烧制的湿泥土一样。假如碰见这种情况,说明这间墓室封存的情况非常好,时间也相当久远了。
处理“退火”的办法就是尽量不要去触碰,等待墓室中空气流通,外界阳气逐渐渗入,陶器会重新变硬,这在册门的术语叫作“回火还阳”。有的盗墓贼不懂这些,因此在盗墓过程中无意间损毁了很多珍贵的器物。
唐成的耳边再次响起了赵老说过的话:
更有意思的是玉器、玛瑙,它们在阴气封存的环境下表面也会变软,过程比陶器慢也不是那么明显。例如和田玉在通常情况下的硬度很高,普通的刀是锉不动的,但如果是从封存多年的古墓中拿出来的,用小刀轻轻一划,很可能像划木板一样留下明显的刻痕,这就说明这玉在埋藏中“退火”了。
玉器在自然环境中“回火还阳”的速度很慢,要想加快,可以用册门“水火齐攻”的办法。就是架一口大锅放上水,点火煮它几天几夜就会恢复正常的硬度。这些现象不太好解释,但也无所谓信不信,因为它是客观存在的。
回火还阳一类的办法虽然可以保护陶器一类的东西,却保护不了很多陶器表面的彩绘,同时古墓中其它器物也会损毁。
因此现代考古工作者对很多已知的古代埋藏,最有效的保护方式就是原地封存,打开之后还没有一种完全有效的保存器物手段。
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吴晗、郭沫若等人的鼓动下,有关部门开启了明万历帝定陵就是一个教训,不少珍贵的文物没有完好的保存下来,受当时人们思想的影响,发掘过程中很多“神秘”现象也没有记录。
唐成和赵老的交流,彼此都很有收获,感触良多。他们只提到了五行中木、金、土三种属性的器物,还有水、火两种属性没解说,那是因为水火无形。
中国人常常把一个具体的物件叫着“东西”而不叫“南北”,那是因为东属木西属金,木金是有形之物,而南属火北属水,水火是无形之相。
唐成今天亲眼看见这本秘籍在眼前朽化为碎末,又回忆起和赵老的探讨,而不能见到赵老,他定定地发着呆,心里很不是滋味。
现在看来,很多本该早已腐朽的器物得以保存千年,原因恐怕就是被浓郁而静止的阴气渗透,凝滞了生气。
所谓“生气”,在易经玄学中与单纯的阴气、阳气的概念不同,它是指环境中一种生发、成长、变化的灵性,很辨证的包含从出生走向消亡的“旺相休囚死”的整个过程,这才是充满生机的概念。
当阴阳隔绝不再变化,生气也会凝滞。这既是很多器物得以长久保存的原因,也是它们重见天日之后快速腐朽的原因,两者居然是一致的,至少可以在易经玄学理论上得到解释,姑且不去追究这种解释是否真的有科学道理。
除了秘笈上所记录的锻炼灵觉之法,就连打开秘笈这个过程,有心人也能学到不少东西。比如唐成就想通了以前思考的很多问题,只可惜不能再和赵老先生交流探讨了。想到这里,唐成又一次发呆了
唐成在读这两本秘笈的过程中并没有动用手机拍照,一方面是因为打开书页,他的心神就完全被吸引了,根本就没想起拍照的事情。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没有必要,看过之后所有的内容就像烙印一样深深地记在心里了,想忘都忘不掉!
人在什么情况下记忆力最好甚至能够过目不忘呢?那就是当别人告诉他最感兴趣,最迫切想知道的东西时。
秘笈只有短短几千字,既不是文言文也不是当代的通俗文体,类似于《红楼梦》中那种简练的古白话。
巧合的是,其中讲述锻炼灵觉的手段,在唐成从川北到川东“逃亡”的过程中已经不自觉的运用,只是当时还无人指点,搞的太夸张惹了不小的麻烦。
唐成看完秘笈之后在心里想:怎么没早看到这本书呢?所谓“秘笈”其实


相关章节: 第七十三章 本色表演第七十四章 夏碧莲的小动作第七十五章 警花纠缠第七十六章 塔子山练拳第七十七章 巧读秘笈第七十九章 化灵觉为神识第八十章 邋遢黄绸第八十一章 古剑有名第八十二章 古城练剑第八十三章 尖山会盘公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