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人遁 第一章 掌中生死一念定

第一章 掌中生死一念定


推荐阅读: 最强仙帝在都市夏日陷情不要哥哥我有一剑,其名恒心熄灭太阳惊悚游戏:我立于百万次回档灵能小法师一拳轰开生死路梦登春台全民修仙我是天道风灵异世人,自然与选择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九天云动,泼墨画丹青。
大黎王朝。
云州,金陵城。
夜色深沉,如浓稠的墨化开……
正值子时,万物沉睡之刻,金陵城大户李家,位于东方一处寂静的小院中,李玄知坐在桌旁,手里捧着一卷书籍,轻声念读。
窗外是连绵小雨不断,如轻纱笼罩世间,让人不由得陷入这烟雨温柔之中,起了几分困意。
桌上青灯如豆,忽明忽暗,飘摇不定。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过了许久,李玄知缓缓放下手中的书卷,扭头看了眼窗外,听着那雨声哗哗,不由得叹了口气,随即从怀里拿出了一块翠绿的玉佩,轻轻摩挲着,一股温热自手心蔓延扩散至四肢百骸。
看着这块玉佩,李玄知眼中露出些许伤感,想起了自己在五岁那年死去的母亲。
李玄知的母亲本是这金陵城中一户富庶人家的小姐,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可伴随着家道中落,逐渐走向没落。
破亡之际,得到了金陵第一富商,也就是李玄知父亲李承的帮助,那时的李承年少成名,俊逸潇洒,二人一见钟情,很快,李玄知的母亲便嫁入了李府。
只是李玄知母亲在嫁给李承后,生下李玄知的第五年就病死了,死后也只是得到了一个妾的名分,而不是妻。
李玄知也因为李承迎娶云州刺史的女儿所生下二子后,受到了冷落,平日里不但没有下人伺候,就连每月的银子也少的可怜,生活的很是拮据。
而他虽然身为名义上的长子,却时常受到自己那两位同父异母的弟弟,李扶舟和李长青的欺负与排挤针对。
李承身为李家之主,也身为李玄知的父亲,虽然将这些事情看在眼里,却并未对李扶舟或是李长青做出任何惩戒教训,反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毫不过问,对于李玄知安危表现出漠不关心的样子。
仿佛二人不是父子,只是陌路人罢了。
在这偌大的李府之内,李玄知时常觉得自己是孤零零的一个人,无论李府有多么繁华热闹,他都只觉得寒冷,一种源自于心中的寒冷。
也只有母亲留下的这块玉佩上,散发出的奇异暖流能够让他感到一些温暖。
“再过两年便是科举之日,届时赴京赶考,唯有考取功名,方能离开李府”
李玄知看着手中的书卷,暗自点头,眼中露出坚定之色。
他从小便体弱多病,因此无法练武,自然就无法同李扶舟或是李长青那样可以从小练武然后去到军中建功立业,封王封爵,因此只有努力读书,考取功名这一条出路。
只是大黎王朝以武开国,虽然大兴文道,但骨子里终究是以武为尊,上到皇亲国戚,下到黎明百姓,无不练武。
读书虽然可以考取功名入朝为官,但自身手无缚鸡之力,若是哪天皇上一个不高兴,便是落得一个人头落地的下场。
唯有自身强大,方能保全性命。
最好的一个例子,便是六年前的宰相司马彧因为冲撞皇上,使得龙颜大怒,而被满门抄斩,鲜血染红了京城天阳的青石街,血腥味在京城弥漫了足足十天才消散。
而身为天下为数不多,达到了武道半步宗师境界的大将军梁郝虽然也冲撞过皇上,但也只是被训斥几句,关押了几天后,就释放了。
因此看来,大黎虽然明面上对读书人保持尊重,但暗地里,终究是看不起的,再加上只有武官才能封王封爵,而文官却不能,因此就导致了那些朝廷的文官大臣,纷纷让自己的子孙去军中历练,而不是在家中苦读圣贤书,考取功名。
这也就导致了时常有人说“盛世太平书生出,乱世天下将军平”。
但读书此路,依旧是大多数寒门子弟的出路,毕竟这些人根本练不起武,没有财力支持练武所需的一切,例如外服的膏药,内服的药汤,习武典籍,以及先辈武师的指导等等。
若无这些东西,独自瞎练,很容易练出毛病来。
李玄知虽然是大户人家的公


相关章节: 第一章 掌中生死一念定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