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抗战之铁血东北军 第三百三十一章人才难得

第三百三十一章人才难得


推荐阅读: 且观风云我真是救世主诸界仓皇十年的失却三千道法传穿越古代我让家族称霸一方最强废物赘婿赤帝传奇梅林点将录我用美食降妖除魔不一样的反派我是阿三

听到杨臣启说到张廷言和杨墨文的婚事,尤丽茗有些欣喜,但眼底里闪过一丝担忧。
杨墨文听到这消息脸上浮现出一片红霞,“爹,现在抗日军还在与日军作战呢,不如等到赶走了日本人,再成亲”杨墨文羞涩的说道,
“傻孩子,这要是抗日军与日本人打个十几二十年那你和他难道就这么耗着吗”尤丽茗劝道。
“你也不小了,当年你娘像你这年龄已经嫁给我了,再说张副司令也是一代翘楚,前途不可限量,早定下来我们也早安心”杨臣启说道。
杨墨文应下来,接着自己上楼回到自己房间,尤丽茗见杨墨文上去冲杨臣启问道:“张副司令真答应尽快和墨文成亲了。”
“千真万确”杨臣启靠在沙发上说道。
“老爷,我这心可是又担心又高兴”尤丽茗捏紧手中的手帕说道。
“夫人,我知道你担心什么,你是怕张副司令的抗日军与日军作战失败,届时说不定会兵败身死”杨臣启转过头来看着尤丽茗说道。
“是啊,你说日本人那可是南京政府还有东北军都不敢招惹,眼下抗日军是挡住了日军,但万一以后失败了那可怎么办”尤丽茗焦虑的问道。
“你这是杞人忧天了,抗日军现在既和美国人合作又和德国人合作,甚至我听说与俄国人也有接触,再不济也能撤到俄国人那里去”杨臣启要比尤丽茗看得远。
历史上有数万抗日义勇军后来由东北撤往苏联,但当时苏联政府与南京政府达成协议,将撤至苏联的抗日义勇军们当做战俘处理。
撤至苏联境内的义勇军和家属大约有5万余人,大人每天400克黑面包,2碗苏波汤,1块小方糖和一小撮茶叶;小孩每天为200克小面包,其它东西与大人一样,所有生活开销由南京政府付给外汇结算。
苏联提供的食品根本不够抗日义勇军官兵生存下去,他们便只能依靠劳动力来换取食物。
一位名叫王若水的义勇军营长他的妻子和三个孩子随他一起撤往苏联,为了养活一家4口,活活累死在伐木场里。
这5万抗日义勇军官兵后来从西伯利亚撤往新疆,5万人中只有4万人活着回到新疆,其中有1万余人因饥寒交迫倒在回家的路上。
演习结束之后,抗日军各军师长见识过坦克的厉害后,都眼馋着那只机械营,纷纷跑到司令部来问谢科要坦克,弄得谢科不胜其烦。
后来还是张廷言出面才安抚住这些军师长们,张廷言告诉他们等抗日军以后有了坦克、装甲车后,根据各师表现选择战斗力强纪律好的部队优先配给。
听到这话一众师长们双眼放光,回去之后个个都狠抓训练,抗日军从上到下掀起轰轰烈烈的大练兵。
过了几天,张做舟找到张廷言,作为抗日军的大管家张廷言将后方经济等各项事务都交给张做舟。
张做舟只会过兵打仗,哪里搞过这些,好在杨臣启给他推荐了一位人才,此人名叫甘远东,原本是吉林财政厅一位处长。
但此人有另一个特殊身份他曾是王永江的学生,是王永江手下的得力干将。
王永江是奉系军阀中的重要人物,曾出任过奉天省财政厅厅长、东三省官银号督办、奉天省代省长等职,同时还是东北大学的首任校长。
王永江为官清正、善于理财是张作林的左膀右臂,他出任奉天省省长后,奉天经济快速发展,奉系势力逐渐做强。
后来因张作林与关外直系军阀开战,奉系军费开支近1亿元,占全年总支出的90%,王永江不希望奉系与直系开战,见劝说不动,愤然离职。
张作林后来亲自上门,请王永江赴职,仍然遭到拒绝,果不如王永江所料,在他病逝后,因张作林穷兵黩武,东北各地物价飞涨,奉票币值暴跌。
甘远东作为王永江学生,其理财水平虽不及王永江但也不差,在张做舟找到他,任命他为吉林省财政厅厅长时,甘远东感到受宠若惊,欣然接受。
吉林财政厅长的人选虽然解决了,但张做舟却为黑龙江省财政厅厅长的人选感到头疼时,一旁的甘远东推荐他


相关章节: 第三百二十六章无奈落败第三百二十七章演习结束第三百二十八章艰难谈判第三百二十九章双方合作第三百三十章商议婚事第三百三十二章未来发展第三百三十三章北上克山第三百三十四章出乎意料第三百三十五章负荆请罪第三百三十六章占山归心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