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我本道中来 第五章 各方布局,战端将起

第五章 各方布局,战端将起


推荐阅读: 大道轮回:重生大明最强异姓王征仙记灭世修仙小道有只九尾狐赏金猎人一心躺平苍尘阙西游之我的老婆是嫦娥从小地主开始物业的那些事太古混沌开局成为血族之神

赵国都城
从早朝开始,满朝文武就一直针对藏虎山之事争论不休。
“陛下,微臣以为,此事全因武威候画蛇添足,肆意妄为所致,若不是他重伤了平南王世子,燕国也不至于大动干戈。为赵国百姓着想,臣以为,应当对武威候降罪,派使者出使燕国和谈,左右不过是些金银罢了,总好过让百姓受战乱之苦。”相国魏清源看着争吵不休的文武百官,不由地出言禀奏。
“魏相爷这是什么话?武威候出手,那也是为了拔除隐患,那平南王世子年龄虽小,却智勇双全,若是放任其成长,将来必是我赵国一大强敌。若非此子手段繁多,心思狡诈,早已被武威候斩于刀下。”靖安侯曹路有些不满的反驳道。
“再者说,他燕国才刚刚吞下北境六州没几年,如今再起战事,耗不起的该是他燕国,我赵国兵强马壮,厉兵秣马多年,何惧之有?”
“此事本就是我们失了道义,如今再起兵戈,民间言论亦对我等不利,靖安侯光想着战场争雄,不想想我赵国百姓若是激起民怨,又当如何处置?难道接着杀?”魏清源毫不退让,作为辅佐了两代赵君的老臣,魏清源已经年近古稀,几年后,等到侄子魏功青接手他的位置,也算功成身退。
其实魏清源也知晓,如今燕赵之战已经不可避免,但是这反战之言,说与不说,在史书上便是天大的区别。史笔如刀,他二十岁登堂入室,到如今已经六十余年,大半辈子为了赵国劳心劳力,不求流芳千古,但求搏个清正之名。
靖安侯同样知晓,老相国这几年逐渐保守,早已没了年轻时的锋芒,尤其是新君继位之后,魏清源有意让自己的侄子接手相国之位,多次朝会议事,只要谈到礼法典刑之事,都有意无意的将魏功青推至人前。
老相国图个功成身退,清白圆满,他曹路可还年轻。十几年前星雨夜,监天司便得出了六国将一统的定论,虽然赵君有意隐瞒,但是作为武将之首,他自然属于那几个知晓的人之一。
如今契机已显,燕赵之战,很可能就是六国一统的开端,正是他曹路建功立业的好时候。不管对面是两朝老臣,还是死谏言官,这场战一定要打,也终究会打。既然如此,他愿意当那把率先出鞘的利剑,掀起这场乱世的序幕。
“老相国,你老了,保境安民自然是强国之道,可若是卑躬屈膝以求和,那便是有辱君颜,国威沦丧。燕国摆明了不会善罢甘休,既如此,那便和他战,打到他皮开肉绽、筋断骨折,到那时,大义自然在我等手中。”靖安侯说完,看向赵盛泰,进言道:“启奏陛下,微臣已经做好了燕赵边境的布防计划,只待陛下一声令下,大军便可开赴东北四州,微臣愿做先锋,首战迎敌。”
“微臣也愿阵前死战!”
“微臣也愿!”
随着靖安侯请旨,其余武将尽皆附和,而其他文臣却连连摇头,皆言不可轻启战端。坐在上位的赵盛泰面色平静的看着下面的文臣武将,心中已经有了定夺。此事说起来,还是他赵盛泰同意的,如今两位武侯一死一伤,还让燕国抓到了把柄,这就是他上位以来的第一个污点,甚至可以说是个不小的污点。
如今之际,还只能说是两位武侯办事不力,可若是他坐看燕国兴兵夺城,那这顶庸弱无能的昏君帽子,可就是坐实了。最终,赵盛泰轻叹一声,百官也停止了争论,收声屏息,静待旨意。
“传旨,命靖安侯为大将军,率四十万大军奔赴东北四州以防燕国叩边,封平阳侯尚浅理为左路将军、封泰安伯张煌为右路将军,随靖安侯一同出征。”
“微臣领旨!”
“微臣领旨!”
靖安侯和平阳侯、泰安伯三人领旨谢恩,又听赵盛泰说道:“另传旨武威候,暂封武威候为四州统军,立刻集结北麓、通山、落幽、桐州四州边军,防备燕国突袭。”
“此次战事避无可避,寡人亦有过错,但若是不战而降,历代赵君的英灵,怕是不会放过寡人,还请老相国和诸卿勠力同心,共渡此关。”赵盛泰看向�


相关章节: 第一章 藏虎山剿匪第二章 赵国武威候,高玉龙第三章 他不跑,我岂不是白挨打了?第四章 重伤?我装的第五章 各方布局,战端将起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