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长恨歌行 第一章 初遇

第一章 初遇


推荐阅读: 红尘醉一场穿越女尊之雁过经年末世之下全凭外挂喜欢你却遥不可及一江芙蓉半江月狐仙,狐帝,狐神我有半完成交易辅助系统重生后为爱选择黑马哥逆命子碧落黄泉长生殿小住人间

盘古纪元两千三百年间,中原苍南国第十三代王元道成三征北方高云族,因粮草供给不足,向世家名门与民间富商征粮。而这些名门或豪商只要向公家捐纳一定数目的粮食,家中子弟就可以有入国子监做监生的资格。史称“纳栗入监”。
其实这本该与我这垂垂老矣的说书先生没什么关系,然而奈何老朽讲的古时风韵传奇事竟是越来越没有看官光顾。实属无奈,我自是反省了良久,发觉自己的故事并非无趣,反比以往说的更跌宕起伏,老朽实在是百思不得其解,到底是哪里不对。
“老先生,您的故事本身是并无错处,只是众人都是逐新之辈罢了。”茶楼的小二与我唠嗑道,“您这故事啊,‘旧啦’。”
我一思索,是这理。对门茶楼那个新来的说书人自是讲的没有我的巧妙,来听的客人却满满当当坐了一整楼。老朽得空时也去听了听,原是讲的苍南王与其后宫佳丽之事,这才可知,赚钱的商机原来另有其他。想来论道论道现今之事才是个正理。
我想了半日,决心也去翻翻前朝或今朝王的奇闻韵事,或可有条出路。
我将这话与店小二唠叨唠叨,店小二却道这条路怕是行不得。
他与我分析了一通,先不谈议论王的私事得掉脑袋的风险,再说现今这条“王族路”的市场已然饱和,满大街的都是明着暗着讲的这一类事。再说对门茶楼的说书已有些名气,与他拼一条路,讲的一样故事恐是拼不过的。倒不如“另辟蹊径”,走民间路线,去各处走访瞧瞧,看有什么奇闻趣事,给记下来。这样的趣事既不失新颖又能贴近民众的生活,还能一举打进看官老爷们的心窝里,方是一条好路。
老朽转念一想,这店小二说的不假,是个人才,便与他拜会后,起身去搜罗搜罗现今有什么佳事。不料这一搜罗当真是搜罗出一件感天地,泣鬼神的奇事来。
话说就在两年前,在中江地界,一位姓李的达官贵富之子,入监做了太学生,这年回府。
但回府没多久,竟莫名疯了,一天天地颠颠傻傻,只是口里不停地念着什么“十两,十两”,府内人都不解是何意,这家老爷猜想恐是回来的路上撞了邪,就各处请高人前来做法事,却都无济于事。
此后终于打听到这李公子入监时与他交好的一位同乡友人,名叫柳遇春。柳公子谈及这桩事可能与京城第一名姬杜媺有关。
这杜媺乃是何许人也?就连我这正儿八经从未逛过青楼的老朽也是略有耳闻。这其中还要知道,要想成为第一名姬,可谓实属不易,这人不仅要有“两弯眉画远山青,一对眼明秋水润”的绝色,还得有才有艺。就是这其中一项未能达成,也做不了教坊司的个中翘楚。
当老朽还在感慨这世道连当个妓也要拼死拼活的时候,十三岁的她诗文已不输天下名流,十五岁时七七四十九套琴艺指法冠绝两京。当时若有人想要求她一夜,没有个十两金百两银,是万不敢开口的。
相传这位杜媺娘子为人向善,颇具雅致脱俗之风,在自家小院栽满了樱花树,闲时坐在树下抚琴唱曲儿。
当春日暖暖,樱花繁开时,她又极爱在微风浮花中舞一曲醉乐平。因此不少名士想与她共饮美酒,一睹她的绝代芳华。
不过就在这两年,这位曾经盛极一时的名姬渐渐销声匿迹,不知所踪。大家对她的去处众说纷纭。
有人道她从良当了京城某一大官的小妾,终于逃离苦海可享荣华富贵。又有人道在南京城内的一座尼姑庵里望见了她青丝束起,想来终是看破红尘愿与佛相伴。还有人道这位名姬本就是狐仙化身,现修满了姻缘,已飞天做了神仙。
真是越扯越嬉皮,越扯越离奇。不过世上大多轶事皆是如此,没甚稀奇。
我倒没曾想李公子这事居然与她有关,不知那李公子与她又有什么爱恨纠葛。
据柳公子言,李公子口中叫的并非是十两白银的“十两”,而是杜十娘的“十娘”。这十娘,便是杜媺的排行。
又听言,他们的相遇,要从四年前的春


相关章节: 楔子第一章 初遇第二章 我也想见她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