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毒断红楼 《红楼梦》是制度悲剧,无人逆袭

《红楼梦》是制度悲剧,无人逆袭


推荐阅读: 十二楼五个咸鱼师父,恶毒女配被迫内卷月亮不知所踪那一天痕月影别墅是我们的家魔女重生之捡个傻子做道侣我想我们一直热恋与春同行六十年登魔超异组织抗战之从长城脚下开始我有千万亿难道我会到处跟人说?

《红楼梦》在贾宝玉梦游幻境时,就写明了悲剧主题,贯穿始终的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覆巢之下,没有完卵,这是建立在封建血缘制度基础之上的。
荣宁两府得享荣华,是因为祖上有功;败亡是因为子孙不肖,内多败坏。薛蟠出场是打死了人逃命来的,贾政和王夫人可保他无忧,薛家完全不在意。秦可卿死、金钏死、晴雯死、尤二姐死等,背后都是荣宁两府的“大人们”插手,甚至设局逼死——荒淫无耻、堕落无度、杀人害命,已经为上下不容,他们却不自知。
北静王爷、忠顺王府的几次出场,都是上面对背后听闻信息的警告。任何封建王朝,以血缘为基础的阶级统治制度,血缘关系都是身份地位代表,王爷就是皇家象征。贾府对上隐瞒,对下打杀,也就是消灭证据——秦可卿死了不久,秦钟也死了;尤三姐、尤二姐是接连死的。
封建主义阶层社会,男女是不见面的,更别提产生感情了,阶层牢固的情况下,除了血缘式攀关系,就是姨娘、妾式“提拔”,一个带升一家子之外,孩子能够翻身就能带升下一代。上阶层掌控一切,下阶层的女子除了色相,没什么可以提供的,纳妾纳色,就是作为一个妾,长相好是第一位的。尤氏、秦可卿出身都不比贾家,差距甚大,管家能力也相对不足,长相就非常出众。秦可卿被称为“兼美”,不是兼具林黛玉、薛宝钗之美,而是兼具一众女性之美,美得出众。现在的农村,富裕人家娶妻也是首先看长相——整容、美容、化妆,在越小的城市越有市场,物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情况下,现在已经向农村地区蔓延了。
株连制度也是血缘连带关系的一种,富贵荣华时候不提携连带血缘,会被骂“不是人、枉为人”;获罪株连的时候只查族谱,以血缘论远近,然后才限定主犯、从犯。《红楼梦》的盛转衰就是血缘连带到株连的一个呈现。
荣华富贵时候有多少串联,发生了多少关系,败亡时候就受到多少牵连。整个封建王朝包括改朝换代是一批换了一批的,即使重新立起,也不再是原来那些人了。
因为知识和文化的垄断,使得富贵家族更可能出人才,纵观历史,形成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儿子会打洞”这样的局面。读书人才能做官,读书人往前追溯,就那么些大家族。也为了保持这种局面,文化是不下放的。所谓的贵族血脉优秀,其实是植入了文化基因。利用知识差,人为打造阶级差,一旦拉开了高低差距,下面对上面只有臣服。
封建主义文化的基础是农业文明,小农思想“我地里长出来的都是我的”,在物质富裕基础上不断扩张,不管是贾府还是皇室,都是“大地主”形象。贾府是非常大的,王熙凤出场总是带了一群人,吃穿用度一再精致化。在这个基础上,引入儒家、道家、佛家的处事理念。故宫里面,皇帝的卧室也只放一张小床,主要是舒服,也是说明“简”才是最舒适的生活之道。这种不断扩张的实质是显摆,也就是面子工程——咱们不一样,我们是富贵昌盛之家。制度不转弯,他们就不转弯,持续着这样的模式。
这样一来,凡是改朝换代必定经过百年乱世,从上到下血洗一遍——苦难到底就只顾自己了。改朝换代之后为了稳固政权,必清算一次,也包括从生活用品、服饰、财币到文化的变更,说明我们跟他们不一样,他们都是腐朽没落的,以便于稳定新血缘统治。
实际上来说,只要封建统治的血脉继承制度根基不变,从上到下很快就形成牢固的利益集团,难以彻底打破,回到以前的模式——贾家对应的甄家指所有昌盛之家。“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相同的故事重复上演,看起来就像复制粘贴的一样,“美化软件”也一样,所以史书里记载的也都是相同的故事。
清朝之后的民国时期,一直到建国之前,所谓的变革,因为不触及根本,是毫无用处的,袁世凯又要登基,也就是回到了以前的情形——剪了辫子,穿上西装,但


相关章节: “这个妹妹我见过”与“分封制”的血缘辨认方法贾宝玉衔的玉是胆结石《燃藜图》看之不快因文图不符贾宝玉梦游太虚的前因后果板儿会成为一个车夫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乞讨与施舍冷香丸不治病,是糖丸送宫花看林黛玉和“三春”的矛盾王熙凤和贾蓉没有私情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