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梦难再 第二章 刻苦求学

第二章 刻苦求学


推荐阅读: 极品小公爷金钱魔盒里的宝藏男孩万界超次元奇花镜缘我的系统太心机天下 归一送你一道曙光棕色骑士拯救世界的我们德意志红色亲王大明:首席国医伟大征途

1980年以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已吹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在南国的广东深圳已经设立了国家特别开发区(简称特区),许多大学毕业生把那儿看成是开创事业、成就理想的热土。新的潮流和时尚不断地透过层层有形或无形的阻拦向内地渗入着。我们这些大学生们开始喜欢牛仔裤、t恤衫;香港、台湾的校园歌曲和流行歌曲也时时飘荡在我们校园的上空,邓丽君的歌、琼瑶的小说在大学校园里成了最新的文化时尚。我们听着“何日君再来”看着“几度夕阳红”度过每一个清晨和黄昏。
我所在的南京航务工程专科学校和大连海运学院、上海海运学院、集美航海专科学校、武汉水运工程学院、江城医学院等六所高等院校同属于交通部。我们的校园坐落在古城金陵的市中心,南毗原国民党时期的总统府,东去不远便是著名的紫金山,北去两站路便是美丽的玄武湖。
学校是国民党时期国家水利部的办公旧址,校园并不大,建筑物物又古老又陈旧,尤其是从学校大门进去正对着我们的行政办公楼就是典型的旧时机关格调,显得特别的幽静和落寞。学校没有运动场地,所以看起来就更不像学校而像旧式机关。在校学生不满千人,其规模在高校林立的金陵城显得特别的弱势,可就是这样一所不见经传的高校自1951年办学以来,为新中国的交通运输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毫不夸张。共和国有几任交通部长,是我们航专的校友,如钱永昌、黄正东等。全国至少有二十几个省、直辖市的交通厅长、副厅长是航专的校友,仅江苏省就有几任厅长、副厅长是航专的校友。如:徐华强、陆志经、杨weize等。其他奋斗在交通战线上的领导、专家、精英、骨干们就更加不计其数。所以我常常为母校而满怀感慨:
“母校的渺小在于校园的简陋和仅是三年制的大专设置;母校的伟大在于她为祖国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交通人才。”
我深深的陶醉在母校的辉煌里,也为自己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做了一个具体的规划。
1、好好学习,每门功课力争考试优秀。
2、竞争班干部,当班长。
3、争取学生时代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将来更好的发展打下政治基础。(将来当不上部长、厅长,至少也要当个处长)
我是一个浑身充满激情的热血青年,有了想法就开始行动。我认真的上好每一堂课,不管是考查科还是考试科我都同样重视,认真听课并做好课堂笔记,课后还要温习几遍,作业是在理解的基础上独立完成。虽然进了大学而学习上的认真态度和紧张程度一点也不亚于当年的高中补习生活。
每次考试成绩公布下来我总是班级上的前几名,作为学生有了好的成绩,基本就成功了一半。我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友爱互助,关心每一位同学做他们的好朋友,时间不长我就被同学们选为班长,有了师生们的认可,接下来我的进步就顺利多了。
大二时我便顺利进了系学生会,这时候我们开始学习《房屋建筑学》、《钢筋混凝土结构》等专业课。上课时有不少的同学觉得枯燥无味,而我却觉得非常有趣。
专业课我一学就会,一听就懂。学习得心应手顺风顺水,我甚至觉得专业课比基础课更有趣好学。因此相对于第一学年,我的课余时间多了不少,这样我有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可以组织全系同学的集体活动,举办新年晚会(那时还不过圣诞节)、新生联谊会、大学生运动会、歌舞晚会、诗歌朗诵会、文艺表演会等等。
在一次晚会上我和徐州的骆永光同学共同表演了一只小品引得师生们捧腹大笑,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我喜欢唐诗宋词已能熟练背下上百首古诗词。
大学时代我有无穷的欢乐,也有无尽的烦恼,因家在农村,父母靠种田为生还有两个妹妹一个弟弟在上中学,家中的经济困难是可想而知的,可我是一个很爱面子的男生,在校时我从来没有表现出寒门学子的穷酸相,搞得同学们都不相信


相关章节: 第一章 茫然而失第二章 刻苦求学第三章 学成归来第四章 满怀希望第五章 一厢情愿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