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假如三国可以重来 4.绣花枕头的袁绍

4.绣花枕头的袁绍


推荐阅读: 我记得的事灵葫剑仙仙境迷踪之天外天涅槃之光完了!我成系统了!戒毒天遣纪冲击蝉影暗杀队终焉王座紫荆城外筠桥东网游之战士无双

羽想要出战,诸侯一看关羽没有任何职务都纷纷呵斥于他,幸亏慧眼识英雄的曹操力荐,关二爷才得以“温酒斩华雄”威震华夏。华雄被除后,吕布又杀死了联军多位大将,无人能敌,最后还是刘,关,张三位兄弟同时出手才勉强和吕布打个平手。
盟主袁绍也是既无谋略,又无战争安排。其实曹操早在首倡义兵之时,就已经有了很周密的安排,很详细的计划。可作为盟主的袁绍对曹操不闻不问,即使曹操把自己的想法和规划对袁绍和盘托出,那也是泥牛入海,毫无用处。袁绍带领众多诸侯整天“日置酒高会”,就是整日开派对,喝的烂醉如泥,错过了很多最佳的战争时机。诸侯当中真正心怀天下,拼命和董卓作战的,就只有曹操和孙坚了(孙权的父亲)。曹操还在一次追赶董卓的战争中差点死掉,幸好部将曹洪把自己的战马让给了曹操。
最终整个诸侯联军在“竹篮打水一场空”中解散了,上天给了袁绍一次绝佳的机会,让他兴复汉室,名留青史,可这个机会还被袁绍糟蹋了。
整个在京城的袁氏家族成员因为袁绍对董卓的反叛,董卓害怕他们内外勾结,所以被下令灭族!
后面袁绍也和弟弟袁术撕破了脸皮,两人始终尿不到一个壶里,互相明争暗斗,远交近攻。袁术比袁绍更蠢,可袁术一直看不起袁绍,说“袁绍是小妾生的,是他们家的奴才”,亲兄弟不一起打虎,反道:“安外必先攘内”,遂被曹操逐个击破,统统予以消灭!
后面袁绍还干了一件蠢事,那就是重新拥立一个皇帝。因为董卓挟持汉献帝逃回了长安,袁绍一想到如今的皇帝是董卓拥立的就感到“无比恶心”,他自己又不敢打回长安解救汉献帝,但是又想师出有名,就找了一位刘姓皇室子孙,想拥他为帝,后面再推翻它自己当皇帝。
可袁绍的“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被拥立的那个刘姓皇室第一个不干,他对袁绍说:“你要继续逼我当皇帝,逼我谋反,我就死给你看”。这件事情最后也就泡汤了,但袁绍的狼子野心,公开让国家走向分裂的不齿行为也被公之于众了,主张国家统一的曹操就把袁绍视为眼中钉,列为第一个要消灭的对象。
而导致袁绍最终失败的是他发动了愚蠢的官渡之战,此时袁绍地盘大,军队多,实力强,号称“良将千员,谋士如云”。而反观曹操,则地盘小,军队少,实力弱。袁绍就想一口彻底吞并曹操,从而统一北部中国。可战争的结局却让人大跌眼镜,袁绍集团却被一举消灭,为何会发生如此情况?
袁绍不听谋士沮授和田丰之言,用兵冒进,想毕其功于一役,快速消灭曹操。谋士的建议是,袁绍实力强,粮草多,而曹操实力弱,粮草少,且运粮极其困难。我们应该和曹操打消耗战,具体的做法是:
(一)不着急让主力部队和曹操的主力部队决战,延长战争时间,从而消耗曹操的粮草和资源。等曹操粮草耗尽,军心涣散时再打击曹军。
(二)曹操亲率大军前来作战,大后方必定空虚,我们可以派军队去袭扰许都,看是否能抢回汉献帝(此时曹操已迎奉天子于许都),即使不成功也能让曹操分心,让曹操阵脚先乱起来。
(三)可以派重兵去截曹操的运粮军队,不断去切断曹操的运粮线路,破坏他的运输补给线。
(四)联系更南方的刘表,袁术等诸侯,一起群殴曹操!
可神奇的是,谋士的这些正确建议袁绍都不听,还把谋士下了大狱。袁绍刚愎自用,就认为自己实力强劲,不用多等时间,也不用去联系其他小兄弟,免得事成之后还要分一杯羹给他们,自己一下子就可以吃掉曹操。
袁绍还不知进退,曹操故意把白马让给袁绍占领,为的是缩短自己的补给线,延长袁绍的补给线。补给线长了,运输军用物资风险更大,耗时更长。袁绍完全想不到,还高兴自己地盘又扩大了。曹操的想法却是“不应该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
袁绍的重要谋士许攸叛逃曹营,导致袁绍的重大军


相关章节: 1.得意忘形的何进2.董卓死于连环计3.曹操妄言害自己4.绣花枕头的袁绍5.爱杀干爹的吕布6.忠义殒命在麦城7.心怀家国的刘备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