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大唐里正 7、废渠

7、废渠


推荐阅读: 我曾行走阴阳界服软神医辣妻靠种田旺夫烟视媚行大明烟火农门俏媳不好惹戾后重生四合院之我是刘光齐死神之因果律重生人世间,从为郑娟寻亲开始三国:军师收手吧,都统一罗马了精灵:我转生成了百变怪

别人漫天要价,赵正坐地还钱。
这年头大家都没有铜板,以物易物是最直接最方便的交易手段。如今这世道,粮食最值钱。
被赵正一忽悠,作为平凉村的贸易代表,赵吉利第二天一早还真的去了。
赵金玉怕赵吉利误了饭点,让他娘姜氏给赵吉利贴了两个糠饼,赵吉利喝了一碗粥,把糠饼揣进怀里就上路了。
吐谷浑人的两个村子离平凉其实不远,四十来里路。脚程快的话,赶路只要两个时辰。但因为景中二十八年议和,如今自阳关玉门关至凉州,河西走廊上三个半州郡已是吐蕃势力范围,此时的凉州四县有两个县也已经划给了吐蕃,上平镇眼下就处于边陲。
不太平。
这几年来,不断有溃兵和山匪过境,杀人放火拦路抢劫的事时有发生。
赵吉利不敢走官道,只能绕些远路,直到晌午时分,才到了孟顺……
另一边,赵正则带着赵大柱继续昨天的营生,下河捕鱼,制作过冬储备口粮。
有了第一天的经验,第二天赵正便动员了更多的人。这两天平凉村的村民都吃了饱饭,昨晚还喝了鱼汤,很多快要饿死的人从垂死的边缘活了过来。都知道鱼能救命,是好东西,这许多人就争抢着要下河参与,生怕别人说他们不干活,分鱼的时候没有份。
“你你你,出来,回家搬床去晒谷场上晒太阳!”
赵正亲自把关,身体实在虚的就勒令休息,赶去晒太阳补充钙质。还有些年纪身高不达标的,也被他筛选出来,让他们帮忙去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孩子们去捡柴维持篝火,煮汤煮水。老者们则被安排去了河湾避风处,帮忙布置换衣场所……
“二传叔、大发叔,你们带第一波人下去,我带第二波。春婶子和二娃也分两拨下去做拦网……你们昨日都做过了,下水以后让新手们注意水流,别被冲走了……”
赵大柱按赵正的意思把人分做两拨,轮流下水作业。这样一来能节省体力,保护身体。二来能延长劳作时间,增加鱼获。
“好勒!我把人看好来,柱子你也别急着下水,等叔先来两波!”
“二传叔你别逞能,抓紧赶鱼,赶完一波赶紧上来,别冻坏了,不然元良是要怪我的!”
“怪不上!叔几个身体好着呢!倒是你春婶子她们几个老娘们,怕是别着了寒。”
“大发你闭嘴,老娘带几个娃儿都比你们能干!”
……
几个被指派的领头人踌躇满志,跃跃欲试。
赵正则杵着木锹,站在河坎上,阅兵似地看下面的河滩乌泱泱地挤了一堆的男女老少分流散去,各司其职准备大干一番。
他就喜欢这个感觉,就像一个运筹帷幄的将军,看着自己的队伍焕发活力,按照自己的意志团结一致,共同奋斗。
有这精神,别说生存,就算带着整个平凉一起致富,也不在话下。
今天的组织比昨日的要严密许多,捕鱼范围几乎涵盖了整个河湾区域。第一网就收获颇丰,足足比昨日多了近一半渔获。
赵金玉带着人收鱼上秤忙得不亦乐乎,孟草花两个眼睛都冒出光来了……
“怂娃子,你那边使点力气,我快撑不住了!”
“贼货,你来试试?我这头太重了!”
赵大柱赶完了第四波上岸,在更衣处换了干衣裳,披着棉被走到篝火边喝了几口热水,看着满满一筐鱼被两个小子吃力地抬上了坎,脸上顿时露出了发自内心的微笑。
“大柱,笑啥呢?”赵二传整理着工具,面带喜色:“叔可从没见过你笑得这么好!”
赵大柱呶呶嘴,“恰好我也在笑怂娃他们,好久没见这些小屁孩儿这么开心了!”
赵二传站起身,看着河坎上忙碌的孩童摇摇晃晃地抬着筐走远。
“诶,元良呢?”
赵大柱转着圈在河滩上找,“二传叔,他下水了吗?”
“没!”赵二传摇头,“你第二波下水的时候他过来和我打了个招呼,说是去周集了。“
“周集?”
……
赵正昨天听赵吉利说周集村过得比平凉还惨,倒


相关章节: 2、开局炖狼皮3、吃里扒外4、战时管制5、上鱼了6、两张破驴皮8、周集9、刘怀东10、耆老11、婚嫁诏12、进城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