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大唐里正 11、婚嫁诏

11、婚嫁诏


推荐阅读: 我曾行走阴阳界服软神医辣妻靠种田旺夫烟视媚行大明烟火农门俏媳不好惹戾后重生四合院之我是刘光齐死神之因果律重生人世间,从为郑娟寻亲开始三国:军师收手吧,都统一罗马了精灵:我转生成了百变怪

从耆老那出来,赵正恍如隔世。
他手里拿着县里原文照抄的公文,上面不仅有凉州刺史的大名,还有三省各部长官的签字。
“门下:自元年十二月始,凡正唐百姓,男满十六、女满十四者,咸宜婚嫁。违者税增三成……诏书如右,符到奉行!”
赵正对着太阳使劲地瞅……
然后便爆了粗口。
——这他妈就是圣旨啊?
其实,税收大策也来了,不过落地时间是明年秋天……
大唐废除旧的税制,鼓励垦荒,鼓励发展商贸,减少税赋。废除地头青苗税,废除田税固定税额,实施实税法。军户、命官不税,匠作三十税一,商户二十税一,田户十二税一,所垦荒地五年不税。还有,鼓励鳏寡脱单,新婚三年不税,次年生丁三年不税……
这税改确实诱人,但是大唐啊,你这是想儿子想疯了……
面对婚嫁诏,赵正还有夏天要过。
还有一季粮食要收!
这谁敢不成亲?面对新税法,谁又能抵挡诱惑不成亲?
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这是要亲命的节奏啊!
赵正一度以为他就是在大唐,虽然时间线上有那么一点点误差。但无论地名还是局势,和他所知道的安史之乱后的大唐相差无几。
可这一封诏书,直接让他的幻想化为泡影。
这果然还是正唐啊,一字之差,谬以千里……
刘怀东和周二和两人也是愁容满面,和赵正三人站在马车边一阵长吁短叹。
刘怀东稍好,他只有一个闺女,但是他村里女子多啊!全村交不上税,他这里正如何自处?干脆找根绳子吊死算了。
不过和他比起来,周二和才是真的凄惨。
他家实打实两个闺女。只要到了明年夏天还没嫁出去,在一亩三十五斤的税收上,再加三成,两个女儿得加六成!
说是说明年秋收有减税政策落地,那不还没落地么?就算落地了,又怎么起算?
“这可如何是好?”周二和都快哭出来了。
赵正左想右想,没辙啊这。这政策一下,怕是好多人都要逃了。这三年已经把人折磨得精疲力竭,要是再来一年,就不是一个村只跑一半的故事了。
那是要整户整村的饿死。
不跑怎么办?
朝廷里哪个鬼才才能想到这个办法来刺激人口增长,他都不看人口比例结构的吗?大唐打仗打了三十年,十户九无丁,还有一户是残疾。
姑娘嫁给谁?
这种诏令,门下省是怎么审核的?
赵正坐在马车上都在骂,周二和则开始默默地算计逃亡事宜,实在不行,去吐谷浑吧。
却听刘怀东突然一拍大腿,“有了!”
……
当夜回到平凉,赵正觉得浑身都快要散架了。
回家琳儿已经睡下了,赵正睡不着,出门去遛弯。走到赵吉利家的时候,闻见一股异香。赵正不由得推门而入,正好看见姜氏在熬什么,凑上去一看,原来是在熬驴胶。
“元良……”姜氏看见赵正,连忙喊赵吉利,赵吉利正在后院里耍把式,看来是吃饱了撑的。
赵正没动,就站在锅边,用勺子去搅锅里的驴胶。
姜氏道:“还早呢,得熬三天。”
“那晚上还得起来看火啊?”
姜氏点头:“驴胶可是好东西,挺贵的药材。回头拿到县里药铺去卖,能换不少粮食。所以我就自作主张了,元良,你可别嫌婶子多事啊!”
“不能!只是辛苦你了,姜婶子!”赵正点点头,他换驴皮回来也只不过想能给大家补补胶原蛋白,让大家能好看点,出去涨涨平凉村的脸。
不过眼下鱼获颇多,营养丰富。熬驴胶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元良,你有心事?”姜氏老辣,一眼就看出赵正藏着事情。
赵正想起怀里的婚嫁诏,头就痛,他摇摇头,道:“没啥。”
“还没啥呢!”赵吉利提着一根哨棍走了进来,喘着粗气道:“三丈外就闻见你身上的晦气了,怎么的?耆老给你使绊子了?”
“耆老?”赵正“哼”一声笑出声来,“他要是给我使绊子才好呢


相关章节: 6、两张破驴皮7、废渠8、周集9、刘怀东10、耆老12、进城13、火头14、说亲15、我不嫁!16、啊,这……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