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大唐里正 127、没钱

127、没钱


推荐阅读: 我曾行走阴阳界服软神医辣妻靠种田旺夫烟视媚行大明烟火农门俏媳不好惹戾后重生四合院之我是刘光齐死神之因果律重生人世间,从为郑娟寻亲开始三国:军师收手吧,都统一罗马了精灵:我转生成了百变怪

趁着还没过年,平凉利用枯水期将盈仓渠进行了二期加固。团练营砖窑里的火砖又便宜,熬的糯米汁不用白不用。
水是个很神奇的东西,看似阴柔,抓握不住,可经年累月地冲刷,对水渠的破坏力却相当强大。盈仓渠有数段堵塞, 有数段垮塌,还有些地方冲出了豁口。
花了六天平渠,清淤,填补,又花了七八天砌砖。等年前二十六,平凉才终于歇了下来。一些薄弱的点和主支节点扩宽了渠道,填了片石, 砌了砖墙,确保明年无虞。但想要让盈仓渠整个变成砖石渠, 还要利用明后年的秋冬天来做。
三、四期工程规划提上了平凉的年计划,在赵正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渠是基础,但赵正已经不用亲自动手了。赵有锄、赵大发几个叔伯就能胜任。平凉走的是先富后强的道路,在赵正的规划中,豆腐坊之类的都是其次,酱坊、锻铁坊、布坊、绣坊才是赚钱的单位。
依靠与赵硕的关系,平凉拿到了粮食军供的肥单。不光是米,还有酱、醋。赵正把目光投向了大通河对岸,那边大片的荒地还需要开垦。其中有三百亩是朝廷赐给的恩田。只是还要花心思打理,烧荒、挖渠,育肥,种菽,然后才能种粮食。
其实挺麻烦。
原本苍宣县应该拨给赵正一些无主的荒田。打了几十年的仗, 像这般的田地有很多, 但要么离平凉太远,要么田地资质够呛, 要么缺肥, 要么缺水。赵正连县府都没去,就直接否了。
与其到处找,不如自己开,反正恩田又不用交税,三百亩田产想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只不过平凉附近,大通河河套地区能开的地不多,再想找三百亩地,除非去占周集的便宜。可周集人雄心勃勃,不好轻易插足,也没这个脸面。
能搞的,就真的只有河对面。
离得近,再架座桥。到那时,车马往来,人流如梭。田中金光灿烂,天上日落西斜,阡陌中房屋井然,炊烟鸟鸟……
赵正端着碗,想入非非。脸上一时挂起了笑容,脑海里出现了“一江两岸”的壮美盛景, 不自觉地笑出了声来。
金阿贵坐在他对面,看着赵正心不在焉地把酒倒湿了衣襟。
“苍宣伯!?”
“失礼了失礼了!”赵正回过神来,抹了抹衣领上的酒水,把身边的炭火挪了挪,“说到哪了?”
金阿贵一头冷汗,一大早赶到平凉来,跟赵正讨要团练营练兵军策。吧啦吧啦地说了半天,不料赵正坐了土飞机,心思都到天上去了。
只好从头说起。
过完年,农忙之后,各镇团结兵就要来平凉报到。按赵正的要求,剔除掉老弱病残和独子,初筛只剩八千多人。但若是全来,团练营它也塞不下。没地方住的人怎么办?接着睡毡帐?
这是一个大问题。
但还有一些人力问题,比如团练营眼下只有将左,没有军士兵卒。就算赵吉利赵大柱再能镇得住,每人带几千人?这也不现实。
金阿贵是有练兵的本事,但那也只是局限在军械营中。军械营再怎么放羊,护军也是正经八百的大唐兵士。懂军令,知法度。
可八千团结兵犹如过境的蝗虫,离平凉又近,他们懂个屁的军法。万一有人不长眼,冲到平凉来找乐子,这事就大了。
金阿贵说的挺隐晦的。赵正却听得明白。
一群乌合之众,确实让人防不胜防。
“调各县府军。”赵正道。
金阿贵吓一跳,“调多少?”
赵正心里盘算,团练营春练两个月,有个三百府军就差不多能镇住了。
“三百太少了吧?”
“你说的是团结兵人多吧?”赵正呵呵笑道:“金守捉想想办法,第一日先撇掉两千,第二日再撇掉两千。这不就结了?”
“怎么撇啊?”金阿贵心说还能如此操作?
“喝酒!”赵正端着酒碗道:“老金你该知道,团结兵不是重点,我要的也不是人多。兵在精而不在多。你只须留给我三百精锐即可。春练我没有别的要求,你就可着劲地折腾……”
见金阿贵不是很理解,赵正道:“来的


相关章节: 122、嗣子123、放手124、有了125、太平126、来吃!128、焦炭129、我要130、无妨131、开练132、追啊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