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大唐里正 141、对了

141、对了


推荐阅读: 我曾行走阴阳界服软神医辣妻靠种田旺夫烟视媚行大明烟火农门俏媳不好惹戾后重生四合院之我是刘光齐死神之因果律重生人世间,从为郑娟寻亲开始三国:军师收手吧,都统一罗马了精灵:我转生成了百变怪

按出身,开乐公主赵瑶林是沛郡王的长女,沛郡王是兴庆皇帝的堂弟,也是安郡王的堂弟。皇室关系错综复杂,但万变不离其宗。几条分支捋上去,很容易找到共同的祖宗。与安郡王为平凉追朔的渊源来说,三百年前平凉与沛郡王也是一家。
但到底如何,信者信,不信者不信。
出乎赵正的意外,赵瑶林施了一礼。
“元良兄长。”
赵正吓了一跳,连忙搀扶,赵瑶林道:“阿爷说,平凉赵氏与皇室一脉,若不服昭穆,只论年纪,苍宣县侯本该就是瑶林的兄长。”
“不敢。”赵正头脑清醒,开乐公主此时攀亲戚,无非就是为了救下柳公公。当下便道:“公主金枝玉叶,而元良不过乡野匹夫,怎能高攀。”
赵瑶林看着赵正,眼里似要渗出水来,“瑶林自小孤苦,阿爷常年征战在淮西,阿娘去得也早,全凭柳公公一手拉扯。他今日如此,不过是为了维护皇家公主的尊严。兄长若是执意要杀他,瑶林自是无力拦阻。只是往后的日子,瑶林便就真正的孤苦伶仃了。兄长……”
开乐公主抹了抹脸颊,眼泪冲开了面上的澹妆,泪痕从嘴角划开。
“瑶林本不是什么金枝玉叶,自小也在乡间地头长大。淮西家中尚有良田百亩,遍布瑶林十余年的足迹。只是为了大唐,瑶林去岁才入宫受教,整日学的便是公主礼仪。一屏一笑,待人接物,举手投足,自是端庄淑敛,须得有皇家风范……”
“柳公公对瑶林极严,学得不对时,不用女官动手,便用戒尺教训。他说,自长安西去回鹘,从此再也见不到故土,看不见阿爷。瑶林在回鹘过得如何暂且不说,但万不能堕了大唐公主的威仪。瑶林的一举一动,代表的是大唐。瑶林穿得雍容华贵,大唐在回鹘人的心中便是雍容华贵,瑶林端庄淑仪,大唐在回鹘人的心中便是庄严威武。瑶林秉持公主仪节,大唐在回鹘人心中便是高贵不可仰视……”
赵正静静地听。
开乐公主娓娓道来,如叙长歌。
赵瑶林说的其实很简单,正唐帝国的面子,如今全在她的身上。大唐对于回鹘的寄望,以及无论地位、仪态、形象,全靠着面前这个只有十六岁的女子来支撑。
大唐需要时间,而时间不在大唐的手里。
和亲只是一种姿态,帝国皇室通过和亲的形势来告诉回鹘,大唐还在。而作为展现这姿态的赵瑶林,不过是大唐整个棋盘上一颗小小的棋子。
赵正忽然想起了同是西北大局的棋子,自己此去安西何尝不是为了展现大唐的姿态。开乐公主远嫁回鹘,稳的是回鹘汗庭。她幸福或是不幸福,她将为了大唐穷尽一生。而自己去安西,稳的是回鹘军心。能不能在安西有军事建树,左右不过数年。无论成败,他赵正还能回到河陇。
与自己比起来,赌上一生的赵瑶林是值得敬佩的。
比起周盈送别时的笑容,沛郡王亲手送走自己的女儿时,该是明白此生等同于永别,不知心情又该如何?
“元良兄长!”赵瑶林见赵正一时犹豫,道:“瑶林从未涉足西北,柳公公与瑶林一般,并不知瀚海凶险。但瑶林尽可保证,一日不到庭州,公主仪驾便只听兄长指使。若再有冲撞,兄长只管斩杀便是……只是今日之事,还往兄长海涵,瑶林赔不是了!”
说罢,赵瑶林又要作礼。
“公主不必如此!”赵正一手扶住了她叠在额前的手掌,道:“元良体会公主苦心,但军令难改……”
“无妨!”赵瑶林坚定地点头,“瑶林不让兄长难做!”
说着,赵瑶林取了面纱,遮在了脸上,侍女掀开了车帘,赵瑶林拉着赵正的手,一起下得车来。
沙丘脚下,段柴正在侯监斩,赫连云天的利斧也已用水洗了几道。只等赵正从马车下来,只需他一挥手,赫连云天便会毫不犹豫地抬手开斩。可两人一愣神,只看远处公主仪驾旁一阵骚乱,太监侍女们簇拥着开乐公主和赵正二人正在往沙丘上走。
段柴望了一眼远处的赵大柱,转头对赫连云天使了个眼色。


相关章节: 135、稀碎136、暗斗137、平康138、升官139、烂牌140、砍了142、埋伏143、端倪144、三千145、地狱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