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神话战国之我是赵括 第一百六十九章 招贤令

第一百六十九章 招贤令


推荐阅读: 娇娇一笑,糙汉他为美人折腰全球灾变:我靠精灵在末世葛优躺我在星际时代无尽掠夺我,毁灭日超人,加入聊天群我不是狼民俗从湘西血神开始带着超市穿越到逃荒路上重生nba之艾弗森是我叔叔见鬼!他怎么又上热搜了诸天:从穿越宋青书开始无限物资:带着空间超市养权臣农门寡妇有空间,逃荒路上捡个宝

赵括又想到唐朝的两税法,还有张居正的「一条鞭法」,以及最后清朝的「摊丁入亩。」
这些制度和赵国现在的制度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舍人而税地,」整体上一步一步完善。
但是这些制度却不适合在赵国使用。
比如摊丁入亩,将丁税平摊入田税之中,国家设置固定额度,统一征收地丁银。
但是赵国农田分为上田、中田、下田,上田能够一年两熟,而下田一年一熟还要轮休,亩产相差好几倍,如果平摊,那些种下田的就没法活了。
又不可能给所有人平分上田、中田和下田。
而且摊丁入亩时间长了之后,所有的上田就都会集中到贵族官绅手中,而普通百姓手中只剩下下田,甚至无田。
满清的制度只是为了保证自己能够收到足额的赋税,其他的完全不管。
赵括却不可能这么做。
而且赵国还有一种清朝没有的特产:游侠。
本来有口赋,有农税,这些家伙都不种地,天天到处行侠仗义。
若是取消了口赋,分摊到农税之中,游侠一身轻,那还得了?大街上不全是刘邦这样整天无所事事的游侠?
哪个君主受得了?
赵括不会像商鞅一样将百姓牢牢绑在土地上,动弹不得,更不可能扩大游侠的数量,来影响国家的统治。
「本王突然想到我赵国的税制。一直以来,我赵国的税制都是按地收税,但是这种制度的弊端大家都清楚,而秦国的税制相较于我国的税制显然更为先进……」赵括将商鞅的制度说了一遍。
「大王打算改税制?」所有人都放下笔凝重地看着赵括,这可是大事啊。
农税是国家最主要的财政来源,任何一个变动都会对国家造成巨大的影响,这个影响可能是带来一个强盛的国家,也可能是让一个国家迅速走向衰败。
任何一个国家改革都会慎重慎重再慎重,甚至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绝不改革。
「原来卫鞅改税制是这个原因。」
魏齐恍然大悟,他一直觉得商鞅的税制很傻,而且极其没有人性,原来自己和商鞅还差着境界呢。
商鞅的税制从理论上来说是落后的,但是结合秦国的实际情况,商鞅的制度却是最为先进的。
秦国之所以这么强大,商鞅功不可没。
「既然商鞅的制度好,那不如我们就改成商鞅的制度,至于弊端,那都是几百年之后的事情了,以后再想办法不就行了。」
剧辛说道,他对变法改革并不反感,以前在燕国的时候,他也是辅左过燕昭王改革的。
「但是商鞅的制度对地少和没有地的流民以及其他从业者非常不利,不适用于我国。」虞信摇了摇头。
按照商鞅的制度,商人还有游侠等人即便是没有地,但是仍然要缴纳农税。
除此之外,商人还要缴纳商税和承担更重的劳役。
这里面很不合理,但是商鞅的目的就是为了将所有人束缚在农田上,减少游侠商人之类不事生产者的数量,同时鼓励百姓获得更多的土地去上阵杀敌。
这也是为什么同样生活在一片屋檐下,东方六国有很多商人和游侠,秦国的商人和游侠却很少,实在是在秦国混不下去。
然而赵国不一样。
赵国农业不发达,但是手工业和商业发达,国内的大商人比比皆是,卓家,郭家……
商税也是赵国的重要收入来源,如果和商鞅一样重农抑商,赵国的半条命就没了。
赵国只能重农重商,一个都不能丢。
「先等一等,还有其他几种制度,大家都听一下。」赵括拍了拍手掌,打断众人的谈话。接着将唐朝的两税制、张居正的「一条鞭法」和清朝的摊丁入亩讲了一遍,然后问道:「大家觉得哪个制度适合我国?」
「都不太适合。」蔺相如皱着眉说道。
这些制度理论上都很好,但是一旦实施下来就不是一回事了,而且不符合赵国的国情。
「大王刚刚说的两税制,里面有一项是根据上田、中田、下田征收不同的赋税,赋税的额度有国家下发,而不是像现在


相关章节: 第一百六十四章 义渠叛乱第一百六十五章 坏消息一个接着一个第一百六十六章 赵胜的天赋第一百六十七章 偷袭河东?第一百六十八章 税制第一百七十章 韩非入赵第一百七十一章 藏书阁第一百七十二章 南交北攻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贤一个接着一个第一百七十四章 勤能补拙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