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神话战国之我是赵括 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贤一个接着一个

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贤一个接着一个


推荐阅读: 娇娇一笑,糙汉他为美人折腰全球灾变:我靠精灵在末世葛优躺我在星际时代无尽掠夺我,毁灭日超人,加入聊天群我不是狼民俗从湘西血神开始带着超市穿越到逃荒路上重生nba之艾弗森是我叔叔见鬼!他怎么又上热搜了诸天:从穿越宋青书开始无限物资:带着空间超市养权臣农门寡妇有空间,逃荒路上捡个宝

大王,招贤馆来了三位大贤。」赵括刚送走蔡泽,立刻有人来报。
「三位大贤?」赵括声音勐然提了起来,招贤令发出去这么久,真正能算是大才的也就蔡泽一人而已,现在一下子来了三个!
这还得了!
接着赵括又有些疑乎,以坐镇招贤馆的老头的水平,恐怕也分辨不出来来人是不是大贤,说不定是被吓唬住了。
「今天谁在招贤馆?」赵括问道。
「国尉。」
这下子赵括坐不住了,起身就往招贤馆走去,连许厉都承认的大贤必然是妥妥的大贤。
几天前许厉终于带着农家弟子抵达邯郸了,其中就包括已经八十多岁的陈辛。
陈辛曾经师从儒家,后来跟随哥哥陈良从楚国赶往滕国,摒弃了儒学观点,拜许行为师,成为许行的亲传弟子。
接着孟子找到许行,展开了一场农与儒的世纪大战,最后谁也没有说服谁。
除了陈辛之外,还有陈相之子陈恒,也已经七十多了。
陈相是陈良的弟子。
许行的孙子许晴天一家也来了。
甚至许厉还在洛阳找到了天仓氏一系,据说是仓颉的后人,也精通种地。
不过他们只是纯粹的研究种地,并不属于农家。
农家并不是种地的。
农家是有一套自己的思想的学派,主要是思想,其次才是种地。
这也是为什么农家一直以来发展不起来的原因。
没有任何君主不喜欢粮食,不喜欢土地增产。他们又不是傻子,如果农家真的只研究如何如何种地,如何如何提高产量,这些君主早就把农家封为上宾了,还轮得到赵括?
但是农家「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的思想是严重被统治者所不喜的。好家伙,我身为一国君主还要和农民一起种地,一起做饭,还要治理国家,那我还做君主干嘛?
做农民不是更香吗?
而且农家反对国君设仓库储存米榖,有府库积聚财货,认为这就是伤害人民来供养自己,并且不赞成商人从中剥削,抬高价格。
怎么说呢,农家的理想很美好,但是极为不符合实际,只能说是对大同社会的一种幻想。
而孟子所说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才更符合社会状况。
因此农家来了之后,赵括直接划给了他们一个村子,让他们研究种地去了。并且答应他们,如果能够让亩产提升五成,会封给农家一座城池,农家可以在里面自由实现自己的理想。
如果能够将亩产提升一倍,可以封给农家一整个县。
如果能够提升三倍,可以封给农家一个郡。
至于使用农家思想治国就别想了,赵括还不想让赵国亡国。
陈辛开始有些失望,后来听到农家可以拥有封地之后,瞬间就兴奋起来,每天天不亮就亲自带着所有人下田种地,研究如何能够提高亩产,连修习农家思想都忘了。
天仓氏来了两人,叫仓稷和仓粟,是兄弟二人,赵括也给予了他们最大的尊重,批给了他们一个村子,让他们和农家分开耕种。
「大王,这位是大梁孔斌,这位是即墨孔穿,这位是临淄鲁仲连,都是不世出的大贤。」许厉见赵括到来,指着旁边三位老者一一介绍道。
孔斌见到招贤令之后,没有从大梁直接来邯郸,而是前往齐国见了族兄孔穿,然后与孔穿一起来的赵国,所以才用了这么长时间。
孔穿便是曾经与公孙龙辩论失败的那个人。
他和孔斌一样都是孔子的六世孙。
虽然一个人居于魏地,一个人居于齐地,不过经常有书信往来。
至于鲁仲连,和他们并不认识,只是刚好在招贤馆相遇而已。
「拜见大王。」孔斌拱手说道,「当初在大梁吾便听说过大王,本以为大王只是精通兵事,到了邯郸才发现,赵国百姓何其幸福,只要有手有脚,便可获得一份工作,养活一家。大王还下令让官员帮助百姓耕种,借给百姓种子,不要任何利息,为百姓提供犁等农具。这便是先祖孔子所说的仁义啊,吾愿意追随大王,效


相关章节: 第一百六十八章 税制第一百六十九章 招贤令第一百七十章 韩非入赵第一百七十一章 藏书阁第一百七十二章 南交北攻第一百七十四章 勤能补拙第一百七十五章 吕不韦的金腰带第一百七十六章 商于六百里之地何在第一百七十七章 吕不韦VS蔡泽第一百七十八章 坚定的吕不韦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