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神话战国之我是赵括 第两百一十六章 墨尺

第两百一十六章 墨尺


推荐阅读: 娇娇一笑,糙汉他为美人折腰全球灾变:我靠精灵在末世葛优躺我在星际时代无尽掠夺我,毁灭日超人,加入聊天群我不是狼民俗从湘西血神开始带着超市穿越到逃荒路上重生nba之艾弗森是我叔叔见鬼!他怎么又上热搜了诸天:从穿越宋青书开始无限物资:带着空间超市养权臣农门寡妇有空间,逃荒路上捡个宝

由于度量衡没有统一,不少地方使用大斗收税,然后用小斗向上面交税,赚取差价。朝廷也没有办法,谁叫你度量衡不统一呢!
后来商鞅意识到度量衡不统一严重损害国家利益,于是‘平斗桶,权衡,丈尺。’也就是统一度量衡,凡是不使用国家统一标准度量衡的,皆处罚,严重着诛杀。
直到这时,秦国的度量衡才算真正统一。
再之后,始皇帝统一六国,颁布法令,天下度量衡一统于秦。
然而,秦国如同昙花一现,霎那芳华之后很快消亡,天下又回到了以前的样子。
之后两千多年,中国的度量衡一直处在已经统一,却又没有完全统一的状态……
不同朝代之间有差异,同一个朝代不同地区之间也有差异。
各个朝代的朝廷虽然也都在努力统一度量衡,然而他们的执行力连秦国都不如。
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中央下达统一计量制度的命令之后,这种情况才得到彻底改观……
现在赵括就要像当初商鞅统一秦国的度量衡一样,统一赵国的度量衡,将整个赵国拧在一起。
而不是像之前一样,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标准。
乐毅等人闻言,眼睛一亮,纷纷点头。他们都是负责领兵作战的将军,虽然也懂政务,但和商鞅比起来就差的远了,一直以来都没有意识到度量衡不统一带来的影响。
经过赵括提醒,才明白统一度量衡确实非常重要。
墨风和公输秧对视一眼,神色有些不一样。
“禀大王,我们墨家的度量衡是统一的。”墨风抱拳说道,只见他从怀中取出一柄木尺,长一尺左右,尺面漆黑,有一种包浆的光泽感,显然有些年代了。
“这是先祖墨子留下的墨尺,凡墨家子弟所用墨尺皆以此为标准,丈量的所有长度也皆严格按照墨尺为准。”
“当年先祖墨子在制造工具的时候,就意识到了统一标准度量衡的重要性,所以制作了墨尺作为标准。除此之外,还有标准的量器和衡器。不过只是在我们墨家内部使用。”
“禀大王,我们公输氏也有自己的标准尺子,就是世人常说的鲁班尺。”公输秧也从衣袖中取出一柄凋刻着杏花的木尺。
作为资深工匠,不管走到哪里尺子都是随身携带的,而且看到啥东西都喜欢掏出尺子量一下,然后装模作样的计算一番,就算身为一派钜子,一家之主都不例外。
赵括看着墨风和公输秧手中的尺子,一下子愣住了!他来工坊几次了,从来没有见过有工匠使用过尺子!
赵括扭头看向赵铸!
“禀……禀大王,我……我们没有尺子……”赵铸有些窘迫的说道,恨不得找个地缝钻下去。
赵国其实是有尺子的,只是标准没有完全统一,新纳入的邺城、济西等地,中山旧地、雁门等地,不知道有多少种标准。
就连邯郸,都有两三套标准,虽然这些标准一尺之间差距很小,但是全国加一起差距都大了。
只是官府也没有强制下令,所以工匠也就不去使用了。
因为相比较尺子,他们更喜欢用身体的部位去测量长度,大拇指的宽度就是一寸,手指张开一尺,两只手臂张开就是一寻,也就是书中记载的‘布指知寸,布手知尺,舒肘知寻’,比用尺子量方便多了。
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一个师父带出来徒弟是一个标准,两个师父带出来的徒弟是两个标准。工坊有几个老师傅就有几套标准,而不是以国家为标准。
“……”赵括有些无语,合着人家不是专门负责制造的,都统一了度量衡。反而赵国这个最应该统一度量衡的没有统一……
“大王,其实我们不用尺子也能做的很精准,属下的眼睛就是尺子。”徐大指着自己,自信地说道。
“你能做的精准,那些学徒呢?”赵括没好气的问道。
“……”徐大。
“还好有现成的。”赵括心中想到,接过墨风和公输秧手中的尺子。
但是很快,赵括就发现了新的问题,墨尺和鲁班尺的标准不一样!
虽然相差不是


相关章节: 第两百一十一章 青铜器和铁器第两百一十二章 廉颇的夙愿第两百一十三章 弩第两百一十四章 提升待遇第两百一十五章 统一度量衡第两百一十七章 权衡第两百一十八章 难道赵王会生钱不成第两百一十九章 两个乞丐第两百两十章 赵国的困难第两百两十一章 汝妻子,吾养之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