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烽火十国 第七十八章 坚守

第七十八章 坚守


推荐阅读: 拿错剧本投错胎让你军训新生,怎么全成剑仙了?诸天:我是龙虎山天师天仙局从布斯巴顿到霍格沃茨仙蜗我选择去追逐愤怒人在综影,浪到失联都市狂龙仙医海贼之机械师龙魂修罗仙秦

残阳似血,大战过后的寿州城,硝烟久久未消散,无数面日月星旗已然残破不堪,却依旧高高地飘扬在城头上。
算上今日,唐军已经足足攻城五日了。
李金全伫立在城楼上,眉头紧缩地看着各处城墙上忙碌地修补工事的士兵和民夫,心中焦躁不安。远处那座笼罩在余晖下的八公山,一眼望去,茂盛的草木间尽是唐字军旗,而南唐大军的营盘已然从山口连绵扎至寿州城外,其中隐约可见战马奔腾来去,时而响起的震天嘈杂声加上漫天尘土,这一切不由得给人以极大的震慑力。
先前在城南与刘仁瞻部那一次大战中,李金全接到城中守军来报,以为唐军绕后攻城,于是采纳了明汉荣的劝说,便急急忙忙地领军回城,后来却得知这一切不过是唐军的障眼法,实则城东的唐军早已撤退,因此错失了歼灭刘仁瞻部的大好时机,气得李金全直接斩了好几名守将,心里懊悔不已。
既然在寿州城空虚时,唐军并没有全力攻城,只是佯攻以救援刘仁瞻部,此举至少能看出唐军的主力未至,于是李金全当即决定兵发八公山,集中力量铲除枕边之患。
而在这个关键时候,明汉荣又适时地出现了,再次给李金全分析了一通,提及李源的出现与清淮军的倒戈,一番苦口婆心的劝说下来,这位向来多疑的主帅便很快动摇,对于八公山上到底是唐军的疑兵还是伏兵,竟一时难以猜透,令他迟迟下不了决心。
可形势不等人,在李金全踌躇不定时,似乎开始急转直下了。
十日前,离寿州城仅咫尺之遥的八公山下,忽而开始有大股唐军骑兵驰骋,似是增援迹象。接到来报后,李金全不再犹豫,果断下令放弃到手的光州庐州二地,将所有兵力集中于寿州城,并且再次遣使赶往周国求援。
而眼瞧着唐军的连营渐渐扎到了寿州城外,又在五日前悍然发起攻城时,李金全才彻底醒悟。
虽然他表面上镇定自若,甚至朝麾下的一众将领和士兵放言,誓要将唐军全数歼灭,但心里何尝不明白,寿州城纵使再坚固,也只不过区区一座城池,守得了一日,守得了一月,哪怕守得了一年又如何?自己要对抗的是整一个唐国。
如今公然反叛,李璟怎么可能会放过他?唐国纵使再窘迫,若真倾尽一国之力来攻,自己无异于蚍蜉撼树,城破只是早晚的事。而他所做的一切,定然不是为了让自己坐以待毙。
在这个兵强马壮者为王的乱世,李金全始终坚信,只有城池兵权在手才是最稳固的保障,至于自己的头上是谁当皇帝,对他来说并没有任何意义。既然反了唐国,那唯一的活路,便是北面的周国。至于自立为王,或是盘桓于两国之间,单靠如今的实力,那只是痴心妄想。
此时李金全正静静地听取着大小将领汇报战损,内心愈发煎熬。这几日唐军的种种攻城手段,城中的叛军都见识了一通,蚁附,火箭,投石,甚至连车弩都搬了出来,攻城态度之坚决令人咂舌。寿州城墙倒仍是坚固,只是城中士兵伤亡已过五千。
虽然唐军的伤亡也定然不小,但李金全却丝毫不敢掉以轻心,随时准备攻守轮换,只因自己如今要应付的对手,早已不是那个优柔寡断的刘崇俊,而是两个当世名将,一个李源,一个刘仁瞻。
吐谷浑族的传统,李金全不敢忘记,那便是对英雄的崇尚。李刘二人联手,自己一旦稍有不慎,迎来的便是城破身死,一切尽成空。
“大帅,周国来人了!”
李金全身后,一身黑袍的明汉荣急匆匆地踏上石阶,满脸兴奋地说道:“不枉咱们等了这么久,大帅,您且看看!”说着连忙将手中的一道帛书呈上。
李金全本想亲自下城迎接,见状狐疑道:“这是?”
明汉荣尴尬地笑道:“周使来去匆忙,进城后未做停留,只是留了这道帛书......”
李金全不容多想,径直摊开一看,帛书上的字迹算是工整,短短几行,除了表彰李金全弃暗投明,归顺朝廷之类的话语外,无非就是加官勉励,给了忠正军


相关章节: 第七十三章 天降神兵第七十四章 退敌第七十五章 抉择第七十六章 濠州刺史第七十七章 雪上加霜第七十九章 回回炮第八十章 危急关头第八十一章 貌合神离第八十二章 相助第八十三章 生路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