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第300章 根植人心

第300章 根植人心


推荐阅读: 镇国太子睡美男老公突然醒了怎么办?我死后成了全师门的白月光反复重生后被绿茶复读生缠上了从武当开始的诸天路神农拳小Q和一一先婚厚宠都市守夜人启禀陛下:贵妃娘娘她要摆烂了相遇的时空穿成禁欲男主的反派师尊

此时在蒙城。
崇祯父子及随行的勤王士子已经见到了蒙城知县。
让阎应元、徐应伟等勤王士子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蒙城知县竟是跟着圣上从北京溃围的九个文官之一,翰林院检讨,汪伟。
翰林院检讨虽然只是从七品官,但却是皇帝近侍,外放的话怎么也得六品起,可汪伟竟只是七品知县,而且还是蒙城这样一个小县城的知县。
对此甚至连吴应箕也有些腹诽,东林党的吃相真是太难看。
将孟兆祥明升暗贬成礼部尚书也就罢了,还先后把刘理顺、马世奇、汪伟贬到地方,而且还只给相同品级的官职,这就有些过分了。
这是完全没有把圣上这个皇帝看在眼里。
就算垂拱而治也不是这么个垂拱而治法吧?
“圣上。”汪伟有些难过的说道,“臣无能,给你丢脸了。”
“你有什么好丢脸的。”崇祯道,“你们几个人怎么可能斗得过他们那么多人。”
“圣上,臣说的不是被贬官的事。”汪伟道,“对于被贬到蒙城县来担任知县,臣内心其实并不抵触,与其留在南京无所事事,还不如到地方做点事。”
顿了顿,汪伟又说道:“臣难过的是到了蒙城后数月却没有做成哪怕一件事,还差点因为处理抢婚案而激起民变。”
“这事也是不能怪你。”崇祯说道。
“宗族势力盘踞地方,尾大不掉,自古以来便最难处理。”
事实上,宗族势力直到四百年后都没有完全解决,因为这个东西已经跟华夏的祭祀崇拜先民的传统揉合在了一起,具有着超乎想象的生命力。
崇祯也绝不妄想能铲除宗族势力,顶多就是分拆加强制迁移他处。
当下崇祯又道:“但好在,宗族势力不会危及我大明朝的江山社稷,从某种层面上说甚至还会反过来维持我大明江山的稳固。”
众士子以及汪伟对此都是深以为然。
别的地方的宗族姑且不论,至少江南八府又一州的宗族都是坚定拥护大明。
崇祯轻叹一声,接着说道:“朕担心的从来就不是各州各县的宗族,朕担心是江南百姓心中的宗族,这才是真正会危及社稷的。”
吴应箕和阎应元对视了一眼,问道:“臣愚钝,想要请问圣上,您刚才所说的江南百姓心中的宗族,是否指的是东林党?”
崇祯点点头道:“事到如今朕也不必再讳言了,就是指东林党。”
吴应箕、顾炎武、朱舜水甚至夏允彝等勤王士子的脸上便流露出纠结之色。
当初党争的消息刚刚传到徐州之时,吴应箕等人也是义愤填赝,恨不得把东林党那些大佬点了天灯。
可是当时间过了几个月之后,他们就冷静下来。
于是吴应箕、顾炎武、夏允彝等与东林党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士子就忍不住开始想,这其中会不会存在什么误会?
会不会是高阁老、姜阁老他们被小人给蒙蔽了?
说白了,他们从小就生长在东林党的严密的舆论控制之下,东林党人正直清廉、为国为民的形象早已经深入人心,绝不是那么容易摧毁的。
所以现在崇祯直言不讳的将东林党划为“要破除”的势力,让他们感到很纠结。
只有汪伟深以为然道:“地方宗族对一地百姓拥有着超乎想象的强大控制力,族长和族老说什么百姓就相信什么,甚至比官府的话都更管用。”
“而东林党在江南八府又一州也拥有着超乎想象的强大控制力。”
“经常是东林党人说什么江南的百姓就信什么,朝廷的政令若是没有东林党人支持,在江南八府又一州就会变得寸步难行。”
“这么说来东林党还真是宗族,而且还是江南百姓心中之宗族!”
顿了顿,汪伟又道:“但是正如圣上所说,地方宗族是有形的,是可以控制的,其影响力也是有限,断然不至于威胁到江山社稷稳定,但是江南百姓心中的宗族是无形的,而其影响力也是大到没有边际,甚至可左右内阁辅臣之廷推!据闻当报顾宪成在时,甚至私下扬言可在无锡遥控大明朝局!”


相关章节: 第295章 圣上要兴大狱第296章 圣上回朝第297章 黄泥巴落裤裆第298章 破县里宗族易,破心里宗族难第299章 铁腕震慑第301章 皇明时报第302章 效灵武之变第303章 大爆炸第304章 一出好戏第305章 立谁为新帝?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