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隋唐天字七书


推荐阅读: 咸鱼的悠闲人生疯了吧!你真是御兽师?三国之我是个小兵游戏就位,玩家登场新言同记恶鬼当道斗罗大陆之小丑斗罗同礼录凡人之散修之路网游之帝国浮沉乌鸦给了我一双眼落雪之战

  裴矩再一次站了出来。

  作为策动杨广西狩的裴矩,还沉浸在吞并吐谷浑的辉煌灿烂心情中,不可自拔。

  他当然比任何人都更知道杨广经营四方的决心和意志。

  于是,裴矩以一种一理通,百理通的居高临下的姿态,指点江山。

  非常可惜,他虽然是个西域问题专家,但当时对于僻处东北的高句丽,整个隋朝,却连半吊子专家都没有一个。

  裴矩也不懂,毫不客气地说,对于高句丽,他也是个门外汉。

  这引发了一场可以预见的灾难。

  整个隋朝对于高句丽的认知,还仅仅停留于史书上的记载。

  二国相争,多胜算,少算不胜,何况不算乎。

  隋朝,从一开始,就陷入了被动的境地。

  裴矩以一种伪专家的口吻说:“高句丽本箕子所封之地,汉、晋皆为郡县;今乃不臣,别为异域。先帝欲征之久矣,但杨谅不肖,师出无功。当陛下之时,安可不取,使冠带之境,遂为蛮貊之乡乎!”

  裴矩每一句话都说到杨广的心里。

  他先陈述高句丽自古就是中国固有的领土,他的父亲杨坚一直想回收,却被杨谅误事。

  而杨谅,早就被杨广扫进了历史的尘埃。

  这一件件一桩桩,都是杨广所亲历亲闻亲见,杨广内心充满了渴望。

  他渴望去超越,证明他远胜他的父亲,兄弟,他要单独建立绝世而超卓的武功。

  但是杨广和裴矩,他们却选择性地遗忘了一件重要的事情。

  当年杨谅不过只是挂个虚名而已,征辽大军的实际统帅,是久经战阵,老成谋国的一代贤相高颎。

  高颎当年做不到的事情,现在的隋朝又具备哪些不同的资格和条件,就一定能做到?

  但君臣之间,盲目地自信和过往的成功,冲昏了他们的头脑。

  他们挟北巡突和攻灭吐谷浑的余威,认为攻下区区高句丽,不过是小事一桩,高句丽在隋朝的兵临城下之际,必然乖乖臣服。

  没错,从这里可以看出,杨广的策略和初衷,仅止于让高句丽臣服,并没有想过直接攻灭其国。

  所以,当杨广在大势已去,离开中原大地之时,回首前尘,无限感慨,才发出喟叹“征辽亦偶然”。

  杨广君臣,远远低估了高句丽的准备和决心。

  高句丽对于这场无法避免的战争,已经准备了很多年。

  不管杨广原来心态如何,战争机器一旦开动,就再不为个人所控制,而被其反过来拖着走了。

  隋朝君臣做出征伐高句丽的决定,其实有所依凭,并非纯粹的盲动。

  裴矩就做出了以夷制夷的战略决策,他接着讲出了自己的行动方案。

  “今其使者(高句丽)亲见启民举国从化,可因其恐惧,胁使入朝。”

  裴矩给出的对策是让高句丽派遣使臣,入朝臣服杨广。

  其实臣服中原王朝,在历史上是一个传统。

  高句丽经常向中原王朝进贡,高句丽王的称号,也需要历代中原王朝册封承认,高句丽本身的汉化也非常严重,文化渊源始自中原,一脉相承。

  高句丽可以说是一个缩小版的欠发达的中原王朝。

  但和中原王朝不同,高句丽的核心区域位于朝鲜半岛,三面被茫无涯际的大海困住。

  他们的战略空间只能往大陆方向发展,这就会和当时的天下霸主隋朝产生直接的冲突。

  高句丽的战略定位一直都非常清晰,他们和隋朝必有一战,

  因而,高句丽在深入学习中原文化的基础之上,日复一日扩充自己的势力,已经将它周边的奚,契丹等少数民族逐渐纳入他的势力范围。

  非常有针对性的是,高句丽立国的最基本的政策,非常精准地按照农战合一的方式,建立起其社会的生产和运作模式。

  他们沿辽水修建长城,虽然和中原王朝抵御突厥


相关章节: 第128章 伏允再逃浑国灭,张掖首度银花开第129章 万邦齐集会张掖,白吃白喝始作俑第130章 时势变突厥再起,耀威武杨广北巡第131章 震古铄今突厥行,杨广自诩第一帝第132章 极盛之时犹生怵,欲成圆满终相斗第134章 君无戏言必伐辽,道衡献赋祸上身第136章 举国精锐集涿郡,杨广亲征蒙暗尘第138章 来护儿贪天之功,辽东城反反复复第137章 麦铁杖求仁得仁,宇文恺建桥失策第139章 巧文德虎口脱险,虚仲文勉强追敌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