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隋唐天字七书


推荐阅读: 咸鱼的悠闲人生疯了吧!你真是御兽师?三国之我是个小兵游戏就位,玩家登场新言同记恶鬼当道斗罗大陆之小丑斗罗同礼录凡人之散修之路网游之帝国浮沉乌鸦给了我一双眼落雪之战

  这也是一个体现杨广狂妄自大的政策。

  他将所有的决定权收归自己,他规定前线的任何决策,都必须奏闻自己,让自己决定,前线将领不得擅作主张。

  杨广违背了作战之中,最基本的一条,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战场形势,瞬息万变,杨广深居后方,军情汇报,来回颇费时日,即使后来他亲临一线,也依然掣肘良多。

  从始至终,杨广盲目坚信,认为自己亲率全国精锐,可以轻松让高句丽臣服。

  这种心理上的暗示,让其自大狂妄到无以复加,他明令规定前线诸将,若高句丽投降,即宜抚纳,不得纵兵进攻。

  他却不知道,兵凶战危,一旦开战,胜负第一,哪会有如此儿戏之事。

  杨广认为高句丽是另一个吐谷浑,只是一个并未开发的民族,人口寡弱,战斗意志也不可能顽强。

  他不知道,高句丽是一个远比吐谷浑危险得多的,非常狡猾的竞争对手。

  他们是一个缩小版的中原王朝,其文化和战略战术,都师从中原,并且占据天时,地利,人和,已经在东北亚,成长为足以抗衡中原王朝的心腹之患。

  杨广的招降政策,软弱可欺。

  这直接导致前期辽东城战役的失利,也丧失了唯一的一个可能取胜的机会。

  兵部尚书段文振也是知兵之人,他很清楚地看到这一点,想说服杨广放弃招降的打算。

  战场之上,只有正面的绝对胜利和压倒性的征服,才可能让一国真正臣服,但他虽有殷勤之意,杨广却无雅纳之心。

  结果非常明确,杨广的指挥和判断,导致了隋朝的溃败。

  段文振知道无法改变杨广的想法,但他还要尽最后一分心力。

  他在奏章的最后,提出了自己最大的担忧,这也是隋唐二朝征伐高句丽面临的最大问题:天时。

  高句丽的气候,非常利于防守。

  当年,文帝杨坚发水陆二军,总计三十多万人,连高句丽的人影都没见到,就几乎全军覆没。

  杨坚的军队,在陆路碰上水潦,泥泞的辽泽,成为横亘在隋军前的天险,加上天不助杨坚,隋军全军染疫。

  海军又茫茫大海上,碰上大风,在天灾面前,即使是强大的隋朝海军,也渺若微尘,整只舰队全军覆没,士卒也所剩无几。

  水陆二支军队,还未见到敌人的面,就不明不白地彻底失败了。

  现在,历史有可能重来。

  高句丽本土适合行军的时间,在一年之中非常短促。

  行军地域也有非常大的限制,尤其是东北方向的辽东,有东西二个辽泽。

  如果碰上夏季几个月的雨季,就会成为一片泽国,非常影响行军的速度和后勤的供给。

  当年,杨坚的军队未战先败,并非败于高句丽本身,实在是败于天时,也败于地利,更败于天运。

  杨广此次征伐高句丽,吸取了杨坚失败的教训,他选择了合适的时间,出征高句丽,一切似乎非常顺利。

  杨广将号称二百万的军队,分为二十四军,每天开拔一军,相去四十里,每一军的营帐连成一片,军与军之间,又可以连成一个整体。

  这是一次非常庞大的行军,总计四十天之后,杨广的军队才全部出发,首尾相继,鼓角相闻,旌旗横亘九百六十里。

  紧随其后的是杨广御营,又分为六军,再次绵延八十里。

  千里之间,尽是大隋的精甲锐卒,与其说是去打仗,不如说纯粹是一种展示,向高句丽国的耀武扬威而已。

  但高句丽不吃这一套,他们早就在第一道防线,辽河边以逸待劳,静待隋军了。

  这是杨广和高句丽的第一次正面对决。

  杨广亲自到达辽水督战,所有军队齐集辽河之西,和高句丽隔河对峙。

  没有决窍,也没有更多的战术。

  既然互相不服气,那就只能正面硬刚,


相关章节: 第132章 极盛之时犹生怵,欲成圆满终相斗第133章 裴矩首成门外汉,云起先创夷制夷第134章 君无戏言必伐辽,道衡献赋祸上身第136章 举国精锐集涿郡,杨广亲征蒙暗尘第138章 来护儿贪天之功,辽东城反反复复第139章 巧文德虎口脱险,虚仲文勉强追敌第140章 九师惨败萨水咽,仲文冤死背锅忙第141章 杨广再战辽东城,沈光无愧骁果勇第142章 辽东城死里逃生,杨玄感风云初起第143章 玄感造反循章法,李密三策究天人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