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隋唐天字七书


推荐阅读: 咸鱼的悠闲人生疯了吧!你真是御兽师?三国之我是个小兵游戏就位,玩家登场新言同记恶鬼当道斗罗大陆之小丑斗罗同礼录凡人之散修之路网游之帝国浮沉乌鸦给了我一双眼落雪之战

  李渊其志不在小,他决不满足于做突厥人的傀儡皇帝,而是想开天辟地,做天下真正的主人。

  他也是具备雄才大略的一流政治家。

  如果做了突厥的儿皇帝,那他即使入主关中,也依然不过是突厥的一只走狗,而走狗,从来都不可能开创自己的时代。

  于是,李渊断然拒绝了突厥让他成为突厥治下可汗的要求。

  突厥退而求其次。

  他们要求李渊和隋朝划清界限,另立山头,扛起旗帜,自己称帝,

  这似乎是一条光明的道路。

  现在隋朝已是日薄西山,各地称王称帝的豪强,所在多有,如果不把名头叫响一些,在各路反王中都不好意思抬头。

  李渊并没有被一时的利益蒙蔽双眼,虽然称帝,是他起兵的目的,但现在却并不是个合适的时机。

  他展示出高超的政治头脑,李渊先抛出了一个方案,以试探突厥人的底线。

  他大义凛然地说道:“我今大举义兵,欲宁天下,远迎主上(杨广),还共突厥和亲,更似开皇(杨坚)之时,岂非好事。”

  迎立杨广,当然绝不可行,在兵围雁门之后,突厥已和杨广成为死敌。

  突厥的态度非常明确,他们在回信明确反对迎立杨广,“天将以太原与唐公(李渊),必当平定天下。……但唐公欲迎隋主,共我和好,此语不好,我不能从。”

  然后,突厥人开宗明义,提出自己的观点,“隋主(杨广)为人,我所知悉。若迎来也,即忌唐公,于我此时此刻怨,决相诛伐。唐公以此唤我,我不能去。唐公自做天子,我则从之。”

  突厥人拿出了自己的诚意,只要李渊同意他们的条件,他们会提供给李渊最急需的战略物资——战马,这是建立一支快速机动的骑兵部队的基础。

  而骑兵,决定一支部队能够达到的高度。

  李渊当然想当天子,这是他造反的终极目的,但现在却不是时候。

  李家位居关陇集团的重要位置,本身是北周“八大柱国”,累世身居高位,非常清楚政治的精义,现在称王称帝,会浪费掉自身最大的本钱。

  李渊,他是旧隋官僚体系和当今社会民众的希望,他不象绝大部分隋末的反抗者,仅仅是苟全性命于乱世而已。

  李渊想进入关中,如果要从政治上得到旧隋官僚体系中的拥护,就需要设立一个缓冲地带,给他们以足够的尊严和希望,还有尊重。

  这个希望,远胜于百万雄兵。

  所以,他绝不能让自己的在这个集团中的人设倒塌。

  于是,李渊给自己先立一个牌坊。

  他做了一个政治上正确的表态,李渊义正辞严地拒绝道:“孤为人臣,须尽节。……长恶无君,可谓乱阶之人,非复尊隋之事。”

  但世上之事,开弓没有回头箭。

  李渊私蓦的兴国寺兵,是思乱之兵,李渊容纳的旧隋之将,是已自绝于旧时代的将。

  兵将们一时群情鼎沸,公开宣扬说:“公若更不从突厥之言,我亦不能从公。”

  而推动李渊造反的谋主裴寂和刘文静也在一边煽风点火,催促李渊答应突厥的要求。

  他们的理由切中实要,他们推诚布公地对李渊说道:“(裴)寂等心以事公,不敢拘于小节,且今士卒以集,所乏者马,蕃(突厥)人未是急需,胡马待之如渴。如更迟留,恐其有悔。”

  李渊展示了圆熟的驭人之道,他稳坐钓鱼台,好整以暇。

  他在等待那一刻,上下统一思想,士心达到顶点。

  所以,李渊的态度有微妙的转变,他的语气也产生了一些变化,当他第一次听到兴国寺兵的逆反之言时,他并没有治他们的罪,但却显得非常生气。

  他义正辞严地说道:“公等并是隋臣,方来共事,以此(自立为皇帝)劝孤,臣节安在!”

  但当他听到裴寂和刘文静的肺腑之言时,便不


相关章节: 第163章 雀鼠谷一战成名,马邑败杨广有令第164章 群雄毕集会太原,李氏早存叛逆心第165章 曲线举事赖裴寂,谋定后动推李渊第166章 从来造反兵为重,欲加罪何患无辞第167章 俯首低头蜇伏久,兵临城下立约盟第169章 首开府始建三军,西河城牛刀小试第170章 长袖善舞政为上,后院起火最堪忧第171章 进退之际玄妙生,李渊一战定霍邑第172章 新主新风新气象,双雄双城双争先第173章 河东一城虽未下,关中腹地已投诚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