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隋唐天字七书


推荐阅读: 咸鱼的悠闲人生疯了吧!你真是御兽师?三国之我是个小兵游戏就位,玩家登场新言同记恶鬼当道斗罗大陆之小丑斗罗同礼录凡人之散修之路网游之帝国浮沉乌鸦给了我一双眼落雪之战

  作为太原起事的元老,刘文静并没有随李渊亲征,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刘文静老于政治,熟谙人心,又颇富智计,颇有纵横捭阖之才,因而,为了稳固大后方,他被李渊派往突厥,以期争得最有利的战略位置。

  他现在刚刚回归李渊的前线大军。

  刘文静出使突厥,除了正常外交之外,如何巧妙地在臣服突厥的条件下,又不失去李渊对局面的掌控力,就是一项玄而又玄的任务。

  毫无疑问,突厥人会在李渊军队之中,直接派驻骑兵,一是增强李渊的战斗力,二是可以就近和及时捞取更多的财富。

  因而,当时北方起事的各路反王,奉突厥为主,突厥人支持骑兵和马匹,以增强战斗力,是正常作法。

  但李渊临别时,曾经语重心长地亲自面授机宜说:“突厥多来,民无存理。数百之外,无所用之。所防之者,恐(刘)武周引为边患。又胡马放牧,不烦粟草。取其声势,以怀远人。公宜体之,不须多也。”

  显然,李渊对突厥从一开始,就颇有防范之心。

  一方面是必须借兵借马,以结成稳固的同盟,以防止刘武周乘虚而入,袭击自己的大后方。

  但另一方面,李渊是个有追求的政治家。

  他深怕引狼入室,当突厥坐大时,不好控制。

  因而,李渊想走一条,依靠突厥的军马壮大自己,但对于突厥的骑兵,却想借而不重用。

  自己的力量,才是真正的力量。

  李渊经营马邑时,和突厥的骑兵正面硬刚过,他深知突厥骑兵强悍的战斗力,人少易制,人多就可能失控。

  这种力量,确实是恐怖的,桑显和很快就尝到苦果。

  因为,刘文静从突厥回来时,带来了五百骑兵,还有二千匹战马。

  这显然是一大利好,这意味着和突厥结盟的正式形成,也意味着太原暂时是安全的,李渊可以全力进军关中。

  但相比这种战略优势,李渊立即享受到了实时的利益。

  屈突通贯彻了既定的战略,当李渊的军队开始试渡黄河时,他派出了骑兵的主将桑显和,这是屈突通手上最精锐的一支部队,总数有数千人,全部是训练有素,颇富战斗力的骑兵。

  以隋军的训练,人数和装备而言,对付李渊的渡河先头部队,虽然李渊早就吩咐渡河众将,防备屈突通的袭击,但双方的力量对比,似乎并不成比例,李渊处于明显的劣势。

  以常规而言,桑显和将功成一役,对付李渊渡河的先遣部队,绰绰有余,但意外的情况出现了。

  桑显和养精蓄锐,全力冲击,刘文静首当其冲,大河之畔,地平如洗,并没有天然的堡垒可供守备。

  加上河东城的隋军数千骑兵精锐,这似乎是一种无法抵御的力量。

  刘文静很快就抵挡不住了。

  他损失了几千人马,眼看渡河大军就将被击垮,刘文静祭出了杀手锏,他派出了突厥骑兵。

  当这支部队象鬼神一样地出现在桑显和军队的后面时,胜负已分。

  突厥骑兵展示出他们的强悍,或者更确切点说,他们的出现,明显代表了李渊已经得到了突厥的认可和支持,这种心理上的暗示和震撼力,一下子就击溃了桑显和。

  隋军在出其不意,加上乍见突厥骑兵的冲击下,战意崩溃。

  桑显和无力回天,他的整支部队被冲散,并且被李渊的骑兵穷追不舍,一直追击到饮马泉,桑显和的骑兵部队,已零落殆尽。

  他只身逃回河东城。

  经历了这次惨败,屈突通再没有本钱,也不敢再主动出击了。

  即使当李渊的大部队正式渡河之际,屈突通也只能龟缩于城内,向黄河滚滚流淌的方向,望而兴叹。

  关中完了,隋朝也将玩完了。

  河东城失去了战略纵深,只剩下了一个座孤城,但河东城,在历史上,是一个充满了传奇的


相关章节: 第169章 首开府始建三军,西河城牛刀小试第170章 长袖善舞政为上,后院起火最堪忧第171章 进退之际玄妙生,李渊一战定霍邑第172章 新主新风新气象,双雄双城双争先第173章 河东一城虽未下,关中腹地已投诚第175章 攻城之道谋为上,体国之臣忠为先第176章 西秦东进遭首败,城头变换大王旗第177章 浅水原大败亏输 李世民战神归来第179章 六大家保境安民,粟特胡姑臧开花第180章 高楼先从根基毁,不作死来不会死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