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隋唐天字七书


推荐阅读: 咸鱼的悠闲人生疯了吧!你真是御兽师?三国之我是个小兵游戏就位,玩家登场新言同记恶鬼当道斗罗大陆之小丑斗罗同礼录凡人之散修之路网游之帝国浮沉乌鸦给了我一双眼落雪之战

  来而不往非礼也。

  高句丽人曾经厚颜无耻地,用假投降赢得多次战略优势,要想让他们知道言而有信,有所必为,有所不为的大国尊严,就必须给他们一点颜色。

  李世民被白岩城戏弄以后,曾经大为光火,为了以儆效尤,李世民下了一个特别的命令:“得(白岩)城,当悉以人物赏战士。”

  这是巨大的激励,城破之日,可以光明正大地抢钱抢粮抢女人。

  君无戏言,将士打仗,在战场之上拼命,既是为了建功立业,光宗耀祖,同时,也要养家糊口而已。

  现在白岩城主孙代音旧事重提,再次准备以城投降。

  他诚恳地向李世民请求说:“(上次)奴愿降,城中有不从者。”,并且约定临阵抛弃武器,放弃抵抗。

  投降似乎是可以接受的。

  随着战争的深入,李世民已经有一种泥足深陷的感觉。

  高句丽这个国家和民族,能屹立几百年不倒,并且成为东北亚的霸主,并非浪得虚名。

  自己和整个李唐王朝,小瞧了这个对手。

  要想真正征服高句丽,还需要全面改变进攻的策略和作战方式,更需要机遇,也需要时间。

  在战场血与火的第一线,李世民准确把握了大唐和高句丽战争的本质和发展方向。

  反馈到现实的战场,既然暂时不能全胜,那就必须妥协。

  毫无疑问,招降为上。

  李世民毕竟是优秀的政治家,他并不是嗜杀之人,于是,他同意了白岩城主的再次投降。

  李世民告诫孙代音的心腹说:“必降者,宜建之城上。”

  于是,孙代音临阵倒戈,白岩城不战而下。

  李世绩有不同的意见。

  他率领着数十个甲士,来到李世民的面前表达了抗议,“士卒所以争冒矢石,不顾其死者,贪虏获耳。今城垂拔,奈何更受其降,孤战士之心。”

  李世民自知理亏,如果皇帝言而无信,传播开来,这军队就不好带,仗也难打了。

  但他展示了大唐皇帝的灵活性和包容力。

  李世民当机立断,赶快下马,对着李世绩诚恳地说:“将军所言是也。然纵兵杀人,而虏其妻孥,朕所不忍。将军麾下有功者,朕以库物赏之,庶因将军赎此一城。”

  于是,皆大欢喜。

  在受降仪式上,李世民展示了中原王朝有教无类的大度和包容,对于八十岁以上的老人,赏赐财物,让其安度晚年。

  而对于附近城池之中,过来相助白岩城守城的士兵,李世民也展示了仁君之风,让他们随自己的意愿,或走或留,甚至于给他们盘缠让他们上路。

  但有一支军队的处理,却与众不同。

  他们是加尸城的七百戍卒,奉盖苏文的命令守盖牟城,但按照惯例,他们的妻子儿女被盖苏文留作人质。

  他们有感于李世民的仁义之风,请求随军报效唐朝。

  李世民表示了明确的拒绝,他设身处地说:“汝家皆在加尸(城),汝为我战,莫离支(盖苏文)必杀汝妻子,得一人之力而灭一家,吾不忍也。”

  最终,李世民赐给他们衣食,让他们回归加尸城。

  但这种仁义大度的君子行为,可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在中国有效,却并不一定适合在高句丽的作战。

  因为他们已经被盖苏文深度捆绑,城在人在,城亡人亡。

  所以,很多被放回的战士转眼又成为另一个山城的生力干将,但唐军远来征伐,后勤粮食供应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不可能供养这么多俘虏,同时,也没有足够的场地和人手去就地关押这些俘虏。

  也可能是不得已而为之。

  兵凶战危,不可不慎。

  招降白岩城之后,下一步何去何从,成为一个问题。

  因为唐军在辽东半岛南部的建安城,遭遇了开战以来的首次障碍。

  李世民在白岩


相关章节: 第304章 未战先谋决胜负,辽水偷渡似飞仙第305章 山城重重多据点,盖牟小小见辽东第22章 天下大势分必合,天生杨坚复汉家第30章 陈年旧事陈年帐,今朝杨隋今日强第306章 一城虽重必欲下,唐王火烧辽东城第308章 倾巢而来决胜负,驻跸之战凶万分第43章 立新朝统一之范,为万世垂范之法第309章 险极危极算侥幸,好死赖死谋生死第310章 土山虽高天命在,直取平壤亦两难第311章 路漫漫终回故土,夜茫茫再见太阳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