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宋国崛起


推荐阅读: 落雪之战大明守村人遇到梦木叶的五属性忍者全民领主:两座凤凰城斗罗:地狱开局,求娶比比东浅评水浒传逍风决让你当兵戒网瘾,你成军官了明日方舟之诸神黄昏神隐山海经文娱,我真的只会一点点

  宋公御的嘴角舒缓了下来。

  管理委婉地请教了城中的粮价、布价、房价,宋公皆不能答。

  国君不历基层,在管理看来,妥妥的亡国之兆。宋公的脸庞愈发瘦削,眼袋深重,两颊苍白,似乎被酒色掏空身子的征兆。管理有理由怀疑,宋公是怠于公事,耽于美色了。

  犯颜直谏不能,管理斟酌了一下辞藻,旁敲侧击道:“君上昔日为公子,一娶三女,今为公爵,诸侯之首,不可不奉礼节。周礼:天子一娶十二女,诸侯一娶八女,总有九宫,卿与公子一妻两妾。君上宜再纳六房,以补缺漏。臣愿意为君上奔走民间,物色美人充入后宫,以繁兴公室子嗣。”

  宋公哪里看不出管理的试探之意:“卿误会矣。”宋公絮絮叨叨地解释起来,他最近通过奏折来治理国家,效仿古代的周公,接受了无数人的面刺,批阅了多少多少的奏章,颁布了新政,比如说巴拉巴拉……言辞中颇有自得之色。

  “孤宵衣旰食,尚不能致国政,实在没能抽出时间出宫,非为女色所伤。”

  “古人云: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上有善政,下未必有善吏。”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此间公卿,多为孤亲拔,定不相负。”

  管理又问:“这上访令,面刺令之计,君上是如何想出来的?”

  “司宫所陈。”

  “君上,以史为鉴,可以预防祸患。”管理言辞恳切地顿首:“竖刁,齐国宦官,桓公之亲信。桓公病危卧床,竖刁奉公子作乱,绝桓公之饭羹,千乘之霸主,活活饿死于雕栏玉砌之中。

  鲁僖公时,寺人泄露其军机于多鱼。以臣之陋见,大国之君,不使阉人干政。

  阉人无卵,身有残疾,心理断然不可能圆满。寺人无家小妻孩,无家庭人伦,无家,焉能知孝,无孝,焉能有忠?

  阉人无卵,何也?为接近权力,为些许财帛,挥刀断势。于男人而言,势尚且能弃,还有什么不能舍弃的?道德、信仰、廉耻、忠贞,比之势,犹如虚之于实。阉人如此,君上安能轻信?

  理之先祖,齐桓之亚父,有良言遗于齐君:‘人情莫过爱其身者,竖刁不爱其身,岂能爱君乎?’君上不是常以周公、齐桓自励?怎能忘竖刁之故事于脑后?”

  管理引经据典,宋公自然也不是吃素的。“呵呵,寺人之用,不只刁竖吧?寺人之言,也未必都是虚妄吧?晋文公不也个举荐赵衰的寺人披么?”

  管理还要言语,宋公摆了摆手,表示不想在把时间放在这场辩论:“孤也不是没有想过出宫,批阅文书枯燥乏味,只是不得不为尔。宫外的民众孤为公子时,又不是没有见识过?下民间与他们交流又有何益处?虽然足以考察实地民生,但毕竟太慢。孤提拔的朝中寒门臣子自小学过诗书礼乐、道德文章,与之交流亦足以治国,且行效甚快。此所谓足不出户,尽知一国。

  孤意已决,卿勿复言。卿只管做好司寇的本分即可。”

  “商丘工人暴动,又是怎么一回事?”管理对此甚是担心。因为公室之人天生对君权有所觊觎,这并不稀奇,但如此大规模的、素未平生的国人拖家带口,倾死相从绝对是古来罕见。平头老百姓怎么会因为一介公子的野心,放弃平静的生活,抛家舍业地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玩命?肉食者从来都是你方唱罢我上场,城头变幻大王旗,关老百姓什么事?怎么会如此积极地参与其中?

  礼崩乐坏以来,公室谋反向来都是依靠自己私门的死士,他们与主君一荣皆荣,一损俱损。国人之附公子卬实在太蹊跷了。

  宋公见他不在纠缠,很是欣慰,娓娓道出他所知的公子卬造反的始末。

  管仲越听宋公详述其所知的情况,越是心惊肉跳。

  太像了,和周厉王之奔太像了……

  “可靠消息称,逆贼卬、逆贼杵臼为楚丘武氏所收容。是可忍,熟不可忍。孤决议一举荡


相关章节: 第四十七章 凯旋(重写版)第四十八章 舞女(重写版)第四十九章 射礼(重写版)第五十章 聪明(重写版)第五十一章 伴君(重写版)正文卷第一百五十一章 争论第一百五十二章 战书第一百五十三章 背水第一百五十四章 龙骑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