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昼夜潜行


推荐阅读: 天罡地煞:从一人风后奇门开始从太阴炼形开始长生极拳转生国色芬芳大明:史上最狠暴君高武:我的武学每天都在离家出走木叶开始的日向宗家顶天立地宗海贼之曼陀罗剑士符定山河斗罗:萧炎穿越成唐三宿命之崛起追源之阴山墓巢

  村政所,不仅不是这时代的产物,也不是未来有的东西,类似乡镇政府,却又囊括了更多职权。

  河口村政所是四月中旬建立,位于仙膳坊与村西工业区中间,河口村外的树林西角,是新修大道的另一条十字路旁。

  近来莫杵榆不是在仙膳坊就是在这里。

  技术指导的事已经不需要他了,由三娃安排,或叫大憨,或叫陆老师和林记者督促,建筑规划方面莫广柱已经完全掌握,照着规划图建造即可。

  其余配套大家都已经上了门路,砖厂、窑厂、钢厂需要煤炭也直接和邬启泰对接,这家伙,现在连煤球生意都不顾了。

  煤球是能挣钱,但哪有直接卖煤来得爽。

  何况制造煤球本不难,村民自己就能搞定。

  不过他也不会放弃煤球生意,毕竟巨野县的需求可不小。

  加上河口人口日益激增,已经住上廉租房的家庭,因为莫杵榆禁购木材烧火,他们想自己做饭只能采用煤球。

  至于烧炕,这个不好意思,有人承包了!

  承包人自然是孙大管事。

  他是投资人,开发由三娃幕后操控,属于钢厂未来商品之一,目前尚在开发中。

  而这东西,就是暖气片了。

  供暖当然不是免费,但也不能便宜,毕竟未来很多东西开发都要烧钱,而河口村目前的资金基本就是靠钟表利润填补,各大作坊的商品还处于内销阶段,由这些商品换来劳动力,继而用劳动力推动河口的工业发展。

  因此暖气的费用,莫杵榆会对标木炭的价格,而且是平均每一户一个冬天的木炭消费,然后再打八折。

  至于不住要不要交钱。

  不用。

  但必须腾出来给需要的人居住。

  现在的廉租房远远供应不上,目前有四百户在排队,谁舍得搬?

  四百户看似多,实则还不到五百人,绝大多数都是只身投奔河口,家人还在外乡,都是等住上廉租房才接家人过来。

  廉租房不大,每一间仅有三十平,还隔出了一个大房一个小房,大房配一张双人床,小房单人床,床位架了一张学习桌。

  客厅自然也窄小,没有厨房,灶台就修在门口,用水是从五丈河开挖的水渠,横穿廉租房分化的四个区,每两排廉租房中间修有小水车,水车旁放了一排缸,沉积水中杂质用的,但这水禁止直接服用,旁边有人负责烧饮用开水。

  除此之外,廉租房每户三个窗户,分别在客厅和两个房间。

  而锅碗瓢盆、桌椅板凳和衣柜等统统没有,连被褥都需要他们自掏腰包。

  河口的第一间家具作坊,是莫杵榆的大伯莫广栋建的,出资的却不是莫杵榆,也不是大管事,而是莫广柱,股份一点不要。

  现在大伯一家已经搬来作坊,日以继日的打造家具。

  连莫老头都来帮忙,毕竟订单太多,大伯一家根本忙不过来。

  每一户入住,家具、锅碗、被褥都需要一套,自己带来也不是不行,但极少人带。

  回去一趟搬家,近的还好,一天搞定,远的少则三五天,多则十天半月。

  而一天工钱平均四十文,快则半月,慢则一月基本就能备齐一套了。

  因此大伯、贾亥和染织作坊是内销中挣得最多的。

  再就是杨仝了。

  最早奔河口的居民是一月末和二月初这一批,四个月下来,他们不仅住进了廉租房,简单的生活用品买齐了,一有余钱就上缝纫机。

  河口大体还是粗活居多,来这里的也是汉子多过女子。

  罗婶这类是极少数的。

  而稳定下来的汉子,把妻儿接来后,基本就在廉租房里照顾孩子,闲暇时就缝缝补补,知道这里有缝纫机后是眼馋得不行。

  目前稳定的已有上百户,靠他们,杨仝卖了六十台缝纫机。

  手工业,莫杵榆不是没考虑,但受环境影响,女人来


相关章节: 第四十八章 抢人口第四十九章 大肆扩张第五十章 规划中进行第五十一章 四月来的变化第五十二章 直白第五十四章 粮食隐患第五十五章 孙家大宅来人第五十六章 一张牌第五十七章 教徒第五十八章 地阙六小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