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系统大佬燃爆全宇宙


推荐阅读: 锦林春家父隋炀帝导演:特效太贵,只好实拍了华娱之顶流没有假期不空山水念溪风大秦:我竟然是秦始皇长子重返2002:自由系巨星我在聊斋左道长生我钓的是鱼,不是罪犯啊暮时之辉艾泽拉斯黑镰之锋终焉神话

  河图包括的数理关系

  1、等和关系。除中间一组数(5,10)之外,纵向或横向的四个数字,其偶数之和等于奇数之和。

  纵向数字:7、2;1、67+1=2+6

  横向数字:8、3;4、98+4=3+9

  并得出推论:河图中,除中间一组数[5,10]之外,奇数之和等于偶数之和,其和为20。

  2、等差关系。四侧或居中的两数之差相等。上(7—2);下(6—1);左(8—3);右(9—4);中(10—5),其差均为5。

  洛书包含的数理关系

  1、等和关系。非常明显地表现为各个纵向、横向和对角线上的三数之和相等,其和为15。

  2、等差关系。细加辨别,洛书隐含着等差数理逻辑关系。

  ①洛书四边的三个数中,均有相邻两数之差为5,且各个数字均不重复。

  上边[4、9、2]9-4=5

  下边[8、1、6]6-1=5

  左边[4、3、8]8-3=5

  右边[2、7、6]7-2=5

  显然这个特点与河图一样,反映出洛书与河图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

  ②通过中数5的纵向、横向或对角线上的三个数,数5与其它两数之差的绝对值相等。

  纵向|5-9|=|5-1|或9-5=5-1

  横向|5-3|=|5-7|或5-3=7-5

  右对角线|5-2|=|5-8|或5-2=8-5

  左对角线|5-4|=|5-6|或5-4=6-5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数理关系和对称性是河图洛书图的基本特点,河图洛书包含着基本的自然数之间“和或差”的算术逻辑关系,尽管两者有所差别,但是它们表示的数理关系有相似共同之处,有内在的必然联系。

  洛书隐含万字符。

  洛书稍为变化,就可推进万字符:

  ④⑨②

  ③⑤⑦

  ⑧①⑥

  在万字符结构状态下,洛书隐含的,即不易一眼看出的数理关系,十分清楚地被反映出来,如两数之差为5的四组数;万字符的两个曲臂上,各数之和相等,均为25,等等。换句话说,万字符是对洛书的一种独特的数学解析,并且它反映出洛书与河图在数理方面的内在联系,只要把曲臂外侧拉直,洛书的结构形态就与河图一致。当有了洛书和万字符,把河图省去也可以,因为河图中的数理关系也基本得到了反映。

  鉴于以上分析,与其说万字符象征着光芒四射的太阳光线,还不如说万字符是洛书的转化形态,一方面,我们无论如何也不能从光线中看出万字符;另一方面,古人因崇拜洛书而敬仰万字符也是说得通的。

  河图洛书包含算盘的数学原理

  首先从数学原理看,河图洛书的数理特点与算盘的主要规则相吻合:其一,河图四侧的两数之差均为5,即一个大于5的基本自然数可表示为数5加上一个小于5的自然数,这与算盘珠码中把5颗下珠升作一颗上珠的五升制规则相对应;其二,洛书的纵、横和对角线方向上的三数之和均为15,这与算盘中每档7珠的示值相一致。

  其次从历史发现看,尽管“操珠运算”的思想历史悠久,但最早记录的成熟算盘是宋初(公元960—1127年)反映人民生活的宏大画卷“清明上河图”,这幅图的左端有一架十五格(档)七个黑点(珠)的大算盘。而河图洛书尽管在先秦时期早有传说,但直到宋初才被世人所知。河图洛书的发现与算盘的产生的历史时间有着惊人的巧合。综上缘由,可以作一猜想,算盘的实物形态起源于珠,算盘的数学原理来自于河图洛书。



相关章节: 第155章 何不潇洒走一回(57)第156章 何不潇洒走一回(58)第157章 何不潇洒走一回(59)第158章 何不潇洒走一回(60)第159章 何不潇洒走一回(61)第161章 何不潇洒走一回(63)第162章 何不潇洒走一回(64)第163章 何不潇洒走一回(65)第164章 何不潇洒走一回(66)第165章 何不潇洒走一回(67)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