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系统大佬燃爆全宇宙


推荐阅读: 锦林春家父隋炀帝导演:特效太贵,只好实拍了华娱之顶流没有假期不空山水念溪风大秦:我竟然是秦始皇长子重返2002:自由系巨星我在聊斋左道长生我钓的是鱼,不是罪犯啊暮时之辉艾泽拉斯黑镰之锋终焉神话

  《针灸甲乙经》,又称《黄帝甲乙经》《黄帝三部针经》《黄帝针灸甲乙经》。

  西晋·皇甫谧撰,12卷,128篇,成书于公元282年。前六卷论述基础理论,后六卷记录各种疾病的临床治疗,包括病因、病机、症状、诊断、取穴、治法和预后等。采用分部和按经分类法,厘定了腧穴,详述了各部穴位的适应证和禁忌、针刺深度与灸的壮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理论联系实际的针灸学专著。

  成书背景

  皇甫谧总结了魏晋以前的针灸学成就,吸收了《素问》《针经》《明堂孔穴针灸治要》的精华,删其浮辞,除其重复,做了十分繁重的选材整理工作,并加入了自己的实践经验而著成本书。

  流传版本

  有北宋熙宁二年初刊本、南宋及元刊本、明正统二年(1437)重刊本、嘉靖刊本及《医统正脉》刊本等。

  校注、整理

  北宋熙宁二年(1069),林亿等曾对《针灸甲乙经》作校对缮写,即所称“新校正”。1980年山东中医学院主持编写了《针灸甲乙经》校释,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皇甫谧(215~282),魏晋间学者、作家、医学家。幼名静,字士安,号玄晏先生,安定朝那人。从席坦学儒。武帝屡下诏征,皆称病不就,终身不仕。左思作《三都赋》成,请其作序,遂见重于世。中年患风痹,乃钻研医学。著有《帝王世纪》、《高士传》、《烈女传》、《玄晏春秋》、《针灸甲乙经》等。

  内容简介

  《针灸甲乙经》卷一至卷六为中医基本理论和针灸基础知识,卷七至卷十二为临床治疗部分,包括各种疾病的病因病机、症状和腧穴主治。

  卷一主要论述人的生理功能以及脏腑与肢体五官的关系等。卷二论述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标本、经脉的循行路线和发病情况以及骨度、肠度等。卷三为腧穴主治部分,共厘定了腧穴348个(其中单穴49个,双穴299个),并采用分部依线的方法,划分了头面、颈、胸、腹、四肢等35条线路。详细叙述了各穴的部位、针刺深度与灸的壮数。

  卷四叙述了诊法,包括望闻问切四诊的具体内容,重点论述了四时平脉与脏腑病脉、死脉以及三部九候的诊断方法。卷五为针道,详述了九针的形状、长度和作用、针刺的手法和补泻的方法、针刺的禁穴与禁忌等。卷六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核心,论述了生理与病理方面的一些具体问题。

  从卷七至卷十二为临床治疗部分,包括内、外、妇、儿等科,尤以内科为重点,涉及多种病证,在治疗方面,书中介绍了晋以前针灸治疗各种疾病丰富而宝贵的经验,全书共列腧穴主治800多条,为后世针灸治疗学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针灸甲乙经》的腧穴和腧穴主治部分保存了已失传的《明堂孔穴针灸治要》的内容。

  影响评价

  《针灸甲乙经》对针灸的发展起了承前启后的巨大作用,由晋到宋的针灸著作,如《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其穴位和适应证基本上没有超出本书的范围。如《针灸资生经》等专著,无不遵循本书编辑而成。明清两代的针灸著作,如《针灸聚英》《针灸大成》等都是在本书基础上发展起来。

  章节目录

  卷一

  精神五脏论第一

  五脏变腧第二

  五脏六腑阴阳表里第三

  五脏五官第四

  五脏大小六腑应候第五

  十二原第六

  十二经水第七

  四海第八

  气息周身五十营四时日分漏刻第九

  营气第十

  营卫三焦第十一

  阴阳清浊精气津液血脉第十二

  津液五别第十三

  奇邪血络第十四

  五色第十五

  阴阳二十五人形性血气不同第十六

  卷二

  十二经脉络脉支别第一(上)

  


相关章节: 第158章 何不潇洒走一回(60)第159章 何不潇洒走一回(61)第160章 何不潇洒走一回(62)第161章 何不潇洒走一回(63)第162章 何不潇洒走一回(64)第164章 何不潇洒走一回(66)第165章 何不潇洒走一回(67)第166章 何不潇洒走一回(68)第167章 何不潇洒走一回(69)第168章 何不潇洒走一回(70)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