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我的芳华时代 第300章 两都赋、二京赋

第300章 两都赋、二京赋


推荐阅读: 谁在摆布我的人生我的能力是种田跨界之征仙途灵植师之煞魂渊我的前世不可能这么坑我的30我做主重启激荡年代胜者为王陈东TXT下载海贼之百兽王懒汉得以重生医女福妃荣华路胜者为王陈东小说免费阅读

《两都赋》的讽喻对象可分为直接针对者和间接讽喻者两类。直接批评的是以西,土耆老为代表的坚持旧京笃观的人;间接讽喻的,也是作品最主要的讽喻对象则是天子及其周围的决策,集,团。作品盛称洛邑至度之美,固然希望天子不要迁返长安,而其深层意图在于通过西京与冬京的对比,对当前正至有所规谏。他的京笃观具有深刻的内涵,他要用光武帝、明帝在礼乐文明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引导决,策,者沿着这个方向发展,以期在进贤修德,在完善文治方面超越古代圣王。

在《东都赋》中,班固着力描绘了落阳的法度,也就是后汉的至度之美。他盛赞光武帝重造钢几的赫赫功绩,颂扬他迁都改邑的重要决策。作为与西都的巨丽之美相对比而着力描绘东都法度之美,较多地体现在明帝朝。作品充分肯定明帝朝崇盛礼乐,修明法度,巡狩万果,稽考声教所取得的成就,在作者笔下,这是东都区别于西都的主要之点。体现了法度之美的东都在很多重要方面都表现出与西都的差异。在宫室苑囿建设中,它不追求令人登临生畏的崇殿华阙,而是强调宫室光明申丽、“舍不可逾,俭不能侈”的中和之美;它不追求太液池的波涛浩淼、琨明湖的茫茫无涯,而要发萍藻以潜鱼,使池沼得以化育生灵。天子定都落阳之后的田猎,不是为了“盛娱游之壮观”,而是“简车徒以讲武”;其间也有浩大的声势、有勇猛的搏沙,但却不是“风毛雨学、洒野蔽天”,不是“草木无余,禽,兽殄乜”,而是“乐不极盘,沙不尽物”,要在田猎中体现出礼制、法度,在与西都相同、相近的活动中表现出不同的旨趣。至于“目中,夏而布德”,使得武帝所不征、宣帝所不臣的远人,纷纷来朝,会同之期,盛礼兴乐,庆贺承平,“班宪度”,“昭节俭”,布教化于海内,更是前代无法比拟。在新旧两个都城的比较之中,作者的正至理想、审美情趣,都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在他看来,京笃就应该体现出天子的风范,而天子的风范应当集中表现在重声都、崇文德、尚礼治的法度之中。

《两都赋》对天子风范的向往和描绘,带有鲜明的理想化的色彩。然而这正来自他对京笃和京笃生活的认识和感悟,也使他赋予作品的较高的宗旨。这一宗旨与其同时代的杜笃、傅毅等人的有关作品相比,无疑要远胜一筹。

《两都赋》在艺术表现方面吸收了司马相如和扬雄的成功经验,如上下篇相互对比的结构,主客问答的过渡形式,划分畛域、逐次铺叙的展开过程等,然而,他的创新也很突出。

以往的赋,对所不赞成的社,会,现,象常常是极尽扑张描写之能事,而作者的正面主张则在文章结尾处画龙点晴,这被称为“劝百讽一”的表现原则。在《两都赋》中,作者一改传统表现方法中“劝”与“讽”篇幅相差悬殊的结构模式,其下篇《东都赋》通篇是讽喻、引导。作者的主张、见解十分自然地融入对东都各方面事物的陈述中,表现出他的较为进步的京笃观。这是他对赋的艺术表现和篇章结构关系的重大突破,也是他推动汉代文学思想发展的可贵贡献。在展现京城的华美风貌时,既有大处泼墨的建章宫崇殿华阙、太液池浩瀚波涛,也有工笔描摹的昭阳宫墙、椒房玉阶。作品的风格同其所描写的内容契合无间,《西都赋》望洋梓肆,气势和华彩充溢其间;《东都赋》则以平正典实见长,法度风范随处可见。作者大量运用对偶句式也使作品增色不少。

在以都会或京笃为题材的作品中,具有一定的成就并在赋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还有张衡的《二京赋》。张衡是东汉中期著名的科学家和文学家,他见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炽,乃拟班固《两都赋》,创作了《二京赋》。《二京赋》在结构谋篇方面完全模仿《两都赋》,以《西京赋》、《冬京赋》构成上下篇。《西京赋》假托凭虚公子对长安繁盛富丽的称颂,叙长安地势的有利,建都的必然,然后


相关章节: 第291章 汉代文学与经学第292章 四个时期第293章 陆贾、贾谊第294章 七发第295章 司马相如第296章 子虚上林二赋第297章 其他文士第298章 王褒、扬雄第299章 转变第301章 抒情赋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