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中华世纪谈 59,胡服骑射

59,胡服骑射


推荐阅读: 秦少的二婚暖妻阿木秦少的二婚暖妻世纪宠婚:宫少的重生甜妻陆鸣陆瑶超级吞噬升级从一头狼征战万界御天仙皇绝地求生之超级大反派从宝莲灯开始的聊天群网游之王者再战最强神级弃少小将军,我们私奔吧

国拥立抱有感激之情,不会跟赵国为仇作对。

当然如果公子稷夺位失败,赵国要冒得罪秦国的危险。新任秦王很有可能要找赵国秋后算账。

不过赵武灵王既然决定这么做自然是颇有胜算。这个胜算来自公子稷的舅舅,也就是芈八子同父异母的弟弟魏冉。魏冉在秦国是手握兵权的将军。有魏冉在,赵国的目的必得其一。

果然,公子稷在魏冉的支持下打败众公子登上王位,人称秦昭王。

因为秦昭王年幼,芈八子以太后的身份垂帘听政。芈八子做太后之后被称为宣太后。

秦国内乱持续了两年。秦国恢复秩序还需要一定时间。这给了诸侯难得的喘息机会。

38,胡服骑射

公元前307年——前295年赵武灵王改革,实行胡服骑射。楚怀王受骗入秦,被拘于秦。齐、魏、韩三国攻函谷关。秦国割地请和。

在秦武王搬起大鼎砸自己的脚的那一年,赵国开始推行“胡服骑射”。

那个年代的中原人的穿着都是宽袍大袖,走起路来玉树临风、摇曳生姿。尤其是赵国人,走起路来跟模特走台似的倍儿飘逸的感觉,因此有“邯郸学步”的传说。

但是好看不能当饭吃。打起仗来,干起活来,长袍大袖就有点累赘了。于是赵武灵王决定向胡人学习,改穿紧身窄袖的短衣长裤,并且组建骑兵,学习骑射。

赵国是最早设立骑兵兵种的国家。这在中国军事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赵国人管北边的游牧民族,主要是匈奴人,叫“胡人”。胡人在战国时期就开始骚扰中原,到汉朝时才把他们打跑。

胡人个个都是一身短打扮,窜上跳下比猴还灵。胡服便于骑马射箭。而中原人的袍服不便于骑马只能坐车。和胡人打起来,胡人骑着马来去如风,中原人驾着战车根本追不上他们

战车的优点是冲击力强,防守能力强,但是车体笨重,速度比较慢,对路面的要求也比较高。这一点不如骑兵。骑兵机动性强,快速,灵活,爬山涉水,神出鬼没,。

胡人经常依仗利箭快马南下劫掠赵国,捞一把就跑。赵国追不上他们只好回来闷头修长城。

当时赵国最主要的胡人敌人是中山国。燕国内乱时,中山国趁火打劫占领了燕国数百里土地,实力暴涨。中山国不仅劫掠赵国的财财物还侵削赵国的领土。赵国几次讨伐中山国都没有成功。中山国益发猖狂。

赵武灵王发誓要改变这种不利状况。他带领全体指战员走上改革之路,穿胡服学骑射组建骑兵团。

但是,改革之路向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它总是要接受习惯势力的挑战。“胡服骑射”的改革方案一经提出,立即引来反对声一片。

将军们只熟悉战车的战法和战术,对骑兵战一窍不通。就象现在打了半辈子集团冲锋、人海战术的老将军,乍对电子战、信息战等新名词顿感手足无措。

不过反对最激烈的还不是“骑射”而是“胡服”,认为这是“袭远方之服,变古之教”,把穿胡服和离经叛道相提并论。

早先人们穿的是“衣裳”。“衣”是褂子。“裳”是裙子。男女都是上衣下裳,类似现在苏格兰人的传统服装。衣不贴身,肥肥大大。尤其是那袖子,跟个面口袋一样,也的确可以当口袋使。裳长至脚面,要不然腿冷。古人不穿裤子,连内裤都不穿。天冷了会在小腿上套上“胫”。“胫”其实就是俩裤筒,类似现在的长护膝。战国时期“衣”和“裳”合二为一改叫深衣,其实就是袍子。不管是裙子还是袍子都不便于活动,别说跑,走快了都拌跟头。古人行走坐卧都规规矩矩的,跟穿和服的日本女人一样。这倒很符合“礼”的要求。

可穿着很“礼”的长袍大袖怎么打仗呢?尤其是骑马,衣裳裹着腿上马都上不去。

这时胡人的短衣窄裤就显示出优势。所以赵武灵王要求抛弃传统服装改穿胡服。

赵武灵王苦口婆心地做通了叔叔公子成等高级将领的工作,并且带头穿胡服上


相关章节: 54,商鞅变法55,围魏救赵56,徐州相王57,合纵连横58,秦灭巴蜀60,三国伐秦61,五国伐齐62,齐国复国63,阏与之战64,长平之战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