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诸天修正系统 第15章 全真早课(中)

第15章 全真早课(中)


推荐阅读: 我大灾主即为世间万物恐惧源头术武纪元星与辰的光娱乐哈哈哈哈哈洪荒之凡人修神传莫问红尘轻羡鱼武林的抉择赛博东京我是三国一谋主复仇从一枚硬币开始人在海贼四皇为分身天花唐记

于煊穿好衣服,走到外间,外间有几个脸盆架近代还有有些农村现在依然有这个东西,类似鼓架上面一木盆,最上方镶嵌一铜镜,两边伸出的小齿可以挂毛巾,千百年来并无多大变化,从旁边的水缸中用瓜瓢舀进来几瓢山泉水,秋水冰凉用手撩着洗脸正好使人精神一振。

然后拿起窗台上小盒子里面的澡豆,古代澡豆,由药物及豆末合制而成的粉剂作洗浴用品。澡豆最早应用于佛家,据佛经上记载,澡豆为比丘随身十八物之一,也叫豆屑。中唐以后,随着医家将其制作工艺及功效通过著述传播,澡豆作为一种健身美容双重功效的洗浴用品被人们所接受和喜爱,且也成为一种民俗风尚,如文昌杂录曰“唐岁时节物,元日有屠苏酒……腊日则有口脂、面药、澡豆”可证。

于煊手中的澡豆呈灰色,闻之有桃花香气,应该是宋人所谓桃花澡豆,揉搓两下虽然没有现代香皂那么丰富的泡沫,但是感觉手滑滑的清洁效果还是不错的,用清水洗净小手,于煊又去窗台上拿了一把牙刷,没错你没有看错就是牙刷牙刷是用骨、角、竹、木等材料,在头部钻毛孔两行,上植马尾。和现代的牙刷已经很接近了,不过宋朝人管牙刷并不叫牙刷,而是叫“刷牙”,又叫“刷牙子”。南宋遗老周密在其著作梦梁录里回忆道“狮子巷口有凌家刷牙铺,金子巷口有傅官人刷牙铺。”说明南宋时期杭州已经有人专门开店卖牙刷了。

牙刷旁边有一个盒子里面是用青盐和药材制成的牙粉,价格不菲一小盒就要5贯钱,就是5000文钱,能买5000个蒸饼吃,于煊不由感慨宋人的奇思妙想和享受之心。

宋朝以后,中国人制作牙刷和牙膏的技术没有出现任何改进,相反还有倒退的趋势。野蛮的元朝新移民始终没有学会刷牙,明朝人和清朝人则大多使用块状的青盐,像林黛玉那样饭后擦一擦,擦过以后还把没用完的青盐放到窗台上,下回接着再擦,极其不卫生。到了清末民初,中国人差不多已经完全忘了老祖宗曾经发明过牙刷和牙膏,改从欧洲进口。

所以我们中国有历史,但是我们中国人却没记性,历史上有过的发明总是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然后再从国外引进一遍。此乃题外话,大家看看即可。

于煊像后世一样左刷刷,右刷刷,有一瞬间有回到现实社会的感觉,不过前方的铜镜还是清晰的告诉他这是古时,不由得叹了一口气。

至于洗面奶你不要以为没有,事实上,中国自古以就有让人面若冠玉、肤如凝脂的洁面秘方,流传到现在也很管用。

早在宋代,杨士瀛所著仁斋直指中有十分具体的制作香皂的方法用鸡蛋清、豆粉、蜂蜜、上细铅粉等原料,把肥皂荚中的果肉与白芷、白附子、白僵蚕、白芨、白蒺藜、白敛、草乌、山楂、甘松、白丁香、大黄、蒿本、鹤白、杏仁、蜜陀僧、樟脑、孩儿茶等多种草药和香料调和到一起,形成凝团。

如此复杂烦琐的配方调制出的香皂不仅可以洗净面部油污,还有清热凉血、活血生肌、芳香开窍的功效,同时还可以滋养皮肤,祛除色斑,是不可多得的美容和护肤佳品。

其实,还有一种“洗面奶”更加简便易得。用每天做饭前的淘米水澄清后洗脸,也可以令面部肌肤柔润嫩白、美丽年轻。


相关章节: 第10章过目不忘第11章 书海遨游第12章 美味晚饭第13章童子通铺第14章 全真早课(上)第16章 全真早课(下)第17章 解惑之师第18章 小小神童第19章 倒背如流第20章 于煊身世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