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埋葬大清 第一百六十一章 朱皇帝是个好脾气?

第一百六十一章 朱皇帝是个好脾气?


推荐阅读: 长宁将军我的基因无限进化奥能之辉士兵突击之侦察尖兵穿越后我凭读书拯救世界重生我真没想当暖男叶栗陆柏庭我在御兽世界里卖盲盒重生三国从养鸡开始你们别来搞我啊在吞噬星空当神豪的我真的太难了灵武家族崛起

子破事儿更让朱劲松头疼。
比如那些读书人。
大明的读书人其实应该划分成两种,一种是朱劲松造反以后自己培养起来的读书人,这些人目前还都处于社学、县学阶段,基本指望不上,而另外一部分则是我鞑清时期的读书人,这些人……这些人就纯属废物。
黄帝纪元4487年,大明圣皇五年,鞑清钱聋五十五年,秋,朱劲松原本想着给这些读书人一个机会,所以特意开了一次恩科,打算从这些人里面挑选几个可用的人手。
但是万万没想到啊,这些读书人做起八股文章来那叫一个花团锦簇,但是写到策论的时候,却出现了腹中有万言,笔下无一字的情况。
就跟那些扑街作者一样,脑子里面各种剧情一大堆,一到动笔的时候就各种卡文。
问题那些扑街作者卡文只会影响他们的收入,而这些读书人集体卡文,却让圣皇五年的恩科变成了一个天大的笑话。
问:鱼与熊掌如何兼得?答:舍生而取义者也。
没毛病吧?
完全没毛病,因为他们心里到底怎么想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怎么答——官场上需要的就是这种标准答案,以证明没有白读圣贤书。
可是接下来就完犊子了。
问:路上经过多少州县?当地官员官声如何?民生如何?当地大葱/白菜/猪肉价格各几何?答:国泰民安,余者不知。
问:我大明眼下有哪些问题?答:皇上圣明。
朱劲松翻了近千份的贡试答卷,最后只从这些答卷里看出来两个字。
废物。
朕圣明不圣明的,用得着你们这些废物评判?朕随便找几个乡间地头的老农问一问,再随便找几个在工坊里做工的工人问一问,得出来的答案不比你们靠谱?
还他娘的国泰民安?余者不知?安雷娄某,知雷娄某啊!雕毛都不知道一根,你们还知道个锤子!
差点儿被气疯的朱劲松干脆没有了再举行殿试的兴趣,而是让人把这近千个士子全部录取为贡士,然后一股脑的塞到了内阁以及各个部堂级的衙门里面,美其名曰实习生。
毕竟我大明朝廷初创不久,需要人手的地方特别多,就算这一千多个“实习生”着实废物了些,但是有了这一千多个实习生,多少也能缓解缓解各个部门人手紧张的局面。
说白了,这一千多个实习生只要能扎下心来踏实干,以后升官发财的机会有的是。
然而让朱劲松绝望的是,这些读书人在我鞑清时期乖巧无比,到了大明时期就特么绷不住了——
不敬圣人、不重视学问、乱改祖宗法度、与民争利、放纵武夫、杀戮过甚、不仁爱百姓、不重视读书人,等等乱七八糟的罪名,只要这些读书人能想到的,基本上都给朱劲松安排了一遍,甚至还特意写了联名文章,托曾诚这个大明首辅送到了朱劲松的手上。
朱劲松当时都懵逼了,就连当初知道钱聋老狗玩起缩卵战术、路易十六镇压了法兰西革命的消息时都没有懵逼的朱劲松,此时此刻居然有了一种懵逼的感觉。
简单来说就是脑瓜子嗡嗡的。
不敬圣人?谁?朕?朕都替圣人清理门户了,又改由大明礼部来祭祀圣人,怎么就对圣人不敬了?
不重视学问?朕?朕特么从钱聋老狗的手里弄回来《永乐大典》,让人翻译七千西书,又让人从欧罗巴搜索科技相关的书籍,甚至还让人在各州各县修建图书馆,怎么就不重视学问了?
乱改祖宗法度?朕改谁的法度了?大明律?大明律还不允许书生建言呢,你们这些混蛋遵守过吗?
还有什么与民争利?这尼玛的,朕跟谁争利了?朕特么连民赋和徭役都给免了啊混蛋!
还有放纵武夫、杀戮过甚、不仁爱百姓……这尼玛的不就是拿葡萄牙蛮子筑了几个京观?不就是把上三旗的老爷们都弄去挖矿,不就是拿昆仑奴去填一些危险必死的开山、修路等工程?
他们是你们的亲爹?
还有不重视读书人……这踏马要是真不重视读书人,朕还用得着开恩科,给你们这一千多个废物都赏了贡


相关章节: 第一百五十六章 近朱者赤第一百五十七章 朱劲松:朕被忽悠了第一百五十八章 请陛下大选秀女!第一百五十九章 朝鲜凉了第一百六十章 大清的百年布局!第一百六十二章 糠钱?还有个庸!第一百六十三章 人口不够用了第一百六十四章 勿谓言之不预第一百六十五章 这里是灯塔!第一百六十六章 郑和后裔?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