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孝与不孝生死绕 仁为第一义居次

仁为第一义居次


推荐阅读: 综武世界的宋青书末土之旅系统迟到五年,开局镇灭圣地直播手艺大师医者无双全球抽卡后我被迫欧皇了大明:开局被弃,永乐求我称帝让你代管新兵连,竟练成特种部队了?小单位种族对决:开局抽到华夏龙族蓝灵沐神特编第一作战连

罗贯中所著的《三国演义》,重点围绕"义"字。而支撑这个"义"的主要人物,便是刘、关、张。惟因如此,他在开篇交待东汉未年的社会乱状后,即开始详叙"桃园三结义"桥段。那句影响后世江湖"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誓言,成就了一批人,也害了一批人。
三个不同姓氏者,通过赌咒发誓成为兄弟,这种没有血缘传承的兄弟关系,到底牢靠到何种程度,也就只有老天知道。别的不说,就说刘、关、张,他们三人,其实违了誓言一一第一句没问题,因为父母不同,他们不可能"同年同月同日生"。问题出在第二句,关羽死后,张飞不去"求"死,而是喝闷酒体罚士兵;刘备没去"求"死,而是忙于筹办登基称帝。你看,誓言可信吗?
其实成为兄弟,即使不拜天地、不发毒誓,也可拥有。比如后来跟随刘、关、张三人出生入死的将士们,包括诸葛亮,难道就不算兄弟吗?
所以说,"义"这东西,其实类似面团,既可烙饼,也可抻面,甚至还能用来喂狗。关羽那个"千里走单骑"的桥段,被罗贯中放大到了关羽就是"义"之化身的程度!而廖化偕其母亲经历为时三年艰苦卓绝的投蜀过程,则被罗贯中一笔带过。因此说,同样是"义",在同一个人或不同人的眼里,意义不一样。
近期看到一文,论证了关羽是个缺仁寡义之人。这一说法,颠覆了我的认知。为此我也有意识地查阅了相关资料。秉承"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现撰此文,以窥关羽之"义"的真假。
公元219年,拥有汉中的刘备,自封汉中王。出于回馈"懂事"的弟兄们,刘备大加封赏部下,有名的蜀汉五虎将就此诞生。
五虎将的排序是:关羽、张飞、黄忠、马超、赵云。照理这份名单,经过刘备、诸葛亮审定,应该无有歧义,但奇怪的是,偏偏有人表示不满,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关羽!
关羽觉得:自己、张飞和赵云被授"虎将"之衔,没问题!问题出在黄忠、马超身上,黄忠他认识,几乎等同老兵,马超没见过,但知道是个降将。黄忠从"老兵"一跃成为虎将,太快了吧?马超的武功不错,但他为了自己,竟然不顾父母兄弟姐妹等皆在许都,竟与曹操翻脸,导致亲朋好友悉数被斩,如此不义之人也成虎将,辱先人咧!
于是关羽就说:"誓不与老兵同列"、"誓不与孽子同列"。好在刘备料知关羽会闹这等"小肚鸡肠",他派费祎千里迢迢赶往荆州,向关羽当面传达了"之所以选定五虎将"的前因后果。
我们暂且不论关羽经过费祎的耐心解释和看了刘备、诸葛亮的"亲笔信"后,怎么消的气儿。反正气儿消后不久,关羽便开始北伐。
关羽大军所向披糜,一度"震惊华夏"。深知这次关羽不可能再像华容道那般,再对自己网开一面的曹操,一边打算迁都,一边与孙权勾联。其时孙权一直对刘备不将所借荆州如期归还而感到恼火,现在见机会来了,立马答应曹操。
因于孙权在背后搞鬼,导致镇守荆州的麋芳、镇守公安的傅士仁,不得不忙于守城御敌。如此一来,就忽略了关羽那边的事一一没能及时保障北伐大军的后勤供应。
那句被将帅常挂嘴上的"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之语,充分说明了后勤工作的重要性。因为没能得到"粮草"补充,影响了关羽大军的士气,加上曹操与孙权联袂夹击,关羽开始出现颓势。关羽就迁怒麋芳与傅士仁,说:"我不会饶了你俩,等回到荆州再收拾你们。"
关羽收拾塵芳、傅士仁,可以等回去后再说,但曹操与孙权则不允许关羽"回去"。不得己的情况下,关羽向侄子刘封求救。《三国演义》中,关羽派廖化去了。廖化到达刘封防地上庸,讲了关羽现在所处危厄,请求刘封即刻发兵去救,但刘封却予拒绝。廖化拨马回走,边走边"嚎啕大哭!"
东吴大将吕蒙,巧取荆州后,严令部下不得扰民害民,并善待降卒,以至关羽被围麦城时,手下将士逐一降投东吴,等到关羽身边仅剩不到百名亲随,吕蒙


相关章节: 过河拆桥为哪般恶贯满盈盖棺定一场政变皆改弦红花尚需绿叶衬三国官名今日解男人一半是女人刘备和他夫人们性情中人虞仲翔不讲做意在中意勇猛大义令人敬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