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崛起,从1900开始 第143章 各奔前程,珍惜

第143章 各奔前程,珍惜


推荐阅读: 镇世剑帝一梦入大唐斗罗:暴躁武魂,自动升级进化一品丹仙网游:这个奶妈有亿点猛全面复苏时代旅法师之我的位面战争巨树星球我和我自己灵魂互穿了[娱乐圈]龙族:重生归来我路明非屠神证道明日操控者全民神明:我信徒是大科学家

刚好,黄仲玉也做好饭了,她还在旁边的楼外楼订了几个名菜,也一并送到了。
先生把牌往桌子中间一推,道:
“不打了,咱们吃酒。”
说着,又转个身去厨房里拎出一坛子陈酿黄酒来,对着三位弟子说道:
“先想想,为什么胡不了牌,咱们别吃边聊!”
剩下三个人,面面相觑,皆不知为何,牌艺不精,手气不佳是其中之一。
“别听他唠叨,搓麻将有啥名堂,七分手气、三分技术,来来…敢快收拾桌子,今天都是好菜。”黄仲玉妙目瞪了鹤卿一眼,将新腾腾的菜肴给慢慢端了上来。
“哇,晚餐菜肴很是丰盛哎。”随着菜盘子端上来,几个人都惊叹起来。
大师姐做的菜肴有油焖春笋,肉丁蚕豆,莼菜豆腐汤,炒小青菜,龙井虾仁。
从楼外楼端来的有五道名菜,分别是西湖醋鱼,叫化童鸡,东坡焖肉,宋嫂鱼羹,八宝满口香。
加起来一共十道菜,这叫十全十美。
“好,咱们不说麻将了,就说做西湖醋鱼的这家楼外楼吧,有谁知道他这个名字来历,还有创办者是哪里人士?”
鹤卿先生一边给大家舀酒,一边又出了个题目。
“我听得家父说起过,西湖孤山下的楼外楼名字,取自南宋诗人那句-山外青山楼外楼,中的楼外楼三个字,此酒楼创立于道光年间,应该几十年了吧,创立者是个地道的绍兴人。”还是刘玉芳了解些东西,她讲出了大概。
陈琪美和李淑贞就一无所知,而陈天华在后世时去过楼外楼吃过饭,只记得有道名菜叫西湖醋鱼,其他的还真是一概不知。
见大家都沉默不语,鹤卿先生笑眯眯说道:
“文雄从她父亲那了解到一些,讲对了大概,但不全面,还是我来告诉大家吧。”
此楼业主是一位来自绍兴府东湖的落第文人,名叫洪瑞堂。
五十几年前,他与妻子陶秀英自双亲亡故之后,全家由绍兴迁徙至杭州府钱塘县,后来就定居在西湖孤山脚下的西泠桥畔。
来到西泠桥畔,夫妻俩就在西湖里以划船捕鱼谋生。
陶秀英善于烧菜,尤其在烹制鲜鱼活虾方面有一技之长,她将丈夫洪瑞堂当天卖不完的鲜活鱼虾,烹制成品出售,不曾想生意不错。
想到西泠桥一带无饮食店,而家里有了点积蓄之后,便开了个小菜馆,当初仅是一处平房。
后来生意慢慢红火起来了,西湖醋鱼做出了名,他们就在六一泉旁盖起了一片建筑,弄成一个酒楼。
那么酒楼需要一个叫得响的名字,洪瑞堂就到俞楼请先生命名,曲园先生欣然同意,道:
既然你的菜馆在我俞楼外侧,那就借用南宋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的名句,叫做'楼外楼'吧!
从此,楼外楼这个牌号传承下来,并且越来越有名气。
“多谢先生赐教,华之终于了解到这个楼外楼的来历了,增加不少知识。”陈天华听完蔡鹤卿这番详解,首先起身道谢。
陈琪美,刘玉芳,李淑贞也纷纷赞誉。
“好了好了,就别夸赞他了,他这个人就是浓郁的同乡情结,楼外楼是绍兴人开的,所以他记得清楚。”黄仲玉也坐了上来,大家推杯换盏地喝起了黄酒。
“有家乡情结很正常,谁都希望家乡人日子过得好,名人多,将来相互之间团结起来就是一股力量。”蔡鹤卿喝了口黄酒,沉声道:
“咱们还是说说,年后咱们各自去向吧,然后如何保持通信畅通。”
经这么一说,大家都严肃起来,还是刘玉芳先开的口,“我和英士准备正月落台之后,择日举行婚礼,在湖州他老家办酒席,也是中西合璧的形式。”
“那就先恭喜玉芳姐和英士兄了,祝二位珠联璧合,心想事成。”陈天华先开口道喜。
“哎师姐,你们的婚礼我可是要参加的呵。”李淑贞要求道。
“在湖州,你和华之能来,我和英士当然是欢迎,但不勉强,因为我们从湖州返回杭州之后,在这里也要请几桌,答谢一些亲朋好友。”刘玉芳说道:
“婚礼这事忙


相关章节: 第138章 教会学堂女买办第139章 女子出国成时尚第140章 拜望师长第141章 鹤卿先生的新居第142章 麻将桌如战场第144章 杭州府城闹元霄第145章 元霄节夜游西湖第146章 相约绍兴陈宅第147章 掏空的大清金融第148章 丰众储蓄银行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