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历史的天空之靖康遗恨 第八十七章 激烈争论

第八十七章 激烈争论


推荐阅读: 重生之缘来在韶华打穿儒道世界的莽夫一品权相直播算命:我偏要泄露天机大师兄不想太招摇御灵时代:我融合了神级模板重生1996:胜者为王重返地球当奶爸三界土地神,我是天庭大地主沈默苏婉瑜玄幻:授徒百倍返还,我打造最强宗门!一离成名

转视王黼,和颜悦色地对王黼说道:“王太傅莫要急躁,只管说你的道理便是。”
徽宗如此一说,王黼便不再去撕扯邓洵武,转身给徽宗一拜,说道:“启奏圣上,邓洵武把书都念到狗肚子里去了。就如邓洵武所言,说金强辽弱,那么,既是如此,我朝援助与不援助金国,与不与金人结盟,金人都是要灭了辽国的,到那时,与不与金人为邻,岂是我们说了算的?!现在,我们不与金人结盟,趁机夺回我朝的幽燕十六州,难不成眼睁睁地看着金人占据了幽燕十六州不成?这不是显而易见的道理嘛!”
王黼的话,又挠到了徽宗得痒痒处,徽宗深以为是,频频点头。
王黼续说道:“就事论事,诸如什么背誓而起边衅,导致兵事连年,增加社会负担,使得民生凋敝之类的话,谁都会说;关键是,我们不背誓,战端就不起了吗?既然要起战端,增加社会负担,致使民生凋敝,这都是不可避免的,是牺牲一时而图长久,这个账像邓洵武之类的书呆子,如何又算的明白?!”
那王黼知道蔡京内心深处也不倾向于与金结盟,故此又激将蔡京道:“即使是增加社会负担,致使民生凋敝,也还有咱们的蔡太师在嘛!以蔡太师之精明,难道还解决不了战争之需?只需多加点税赋而已嘛。”
徽宗闻言,又转视蔡京。
蔡京见状,急趋出列,忙说道:“启奏圣上,既是朝廷有意于幽燕,京身为宰相,岂有不尽力而为之道理?!启奏圣上,若朝廷为幽燕而战,京当歇尽全力,为国兴利,以备战之所需,此乃京义不容辞之责。”
蔡京乃老奸巨猾之人,听到王黼激将自己,想让自己说出徽宗不爱听的话,以此来排挤自己,故此忙出列表白,表明自己支持联金灭辽的策略。
王黼见蔡京不上套,便继续攻击郑居中、邓洵武道:“当今官场,风气甚坏,做事最是浮躁,满朝上下,皆以复燕之说为时髦;所谓士大夫们,高高在上,全然不顾国家之根本利益,说起事来,一套一套,看似以国家社稷为重,其实是借此标榜自己,利用此事攻击朝廷栋梁之才。我有言在先,就复燕之事,还会有人大放厥词的。”
在王黼咄咄逼人的态势下,郑居中、邓洵武处于下风。
徽宗见状,正要表态,邓洵武又出列道:“启奏圣上,现有蜀中士大夫安尧臣就复燕之事上书,转呈与臣,让臣进谏于圣山。”
一旁的王黼见状,忙说道:“看看,我就说嘛,如此一个标榜自己的机会,士大夫们岂能放弃?!”
徽宗未理睬王黼,对邓洵武道:“卿可当殿诵读,让众卿们都听听,安尧臣是如何一番言论。”
安尧臣,四川广安郡人,乃安惇族人,举进士不第,闲居乡间。闻听到朝廷有联金灭辽的传闻,一时激愤,写下了谏书,议论平燕之事,因无渠道进献,忽然想起同为蜀人的邓洵武,故此投书邓洵武处,请邓洵武代为转呈。
虽然王黼刚才已言“我有言在先,就复燕之事,还会有人大放厥词。”但现在朝廷正在议论联金灭辽之事,正争论得激烈,是该呈上去的时候,邓洵武也不顾王黼有言在先了,故此亮出了安尧臣上书一事。
现在,听到徽宗让当殿诵读,邓洵武便掏出安尧臣的上书,大声念道:
“宦寺专命,倡为大谋,燕云之役兴,则边衅遂开;宦寺之权重,则皇纲不振。
昔始皇筑长城,武帝通西域,炀帝辽左之师,明皇幽蓟之寇,其失如彼。周宣王伐玁狁,汉文帝备北边,汉元帝纳贾捐之议,光武斥臧宫、马武之谋,其得如此。昔太祖拨乱反正,躬擐甲胄,当时将相大臣,皆所与取天下者,岂勇略智力,不能下幽燕哉?盖以区区之地,契丹所必争,忍使吾民重困锋镝!章圣澶渊之役,与之战而胜,乃听其和,亦欲固本而息民也。
今童贯勾结蔡京,同纳赵良嗣以为谋主,故建平燕之议。臣恐异时唇亡齿寒,边境有可乘之衅,狼子蓄锐,伺隙以逞其欲,此臣所以日夜寒心。伏望思祖宗积累之艰难,鉴历代


相关章节: 第八十二章 魔君排座第八十三章 攻破上京第八十四章 酝酿使金第八十五章 初次使金第八十六章 再议联金第八十八章 冷落金使第八十九章 三次罢相第九十章 辽臣使金第九十一章 二次使金第九十二章 居中闯殿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