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周易哲学解读 下卷:《周易》哲学解读 第三篇(八)

下卷:《周易》哲学解读 第三篇(八)


推荐阅读: 娱乐:开局和国民女神官宣了穿越后,我被竹马拖累成了皇后嘉佑嬉事逆天换明美女剑豪带着烤肉来了我制做的模型想影响现实女寝大逃亡[无限]暮夜良人将尘天书橘猫猎人游戏具现我乃星辰剑帝正义大宗师

,国家治乱,民众祸福,唯系于君主的品德。若君主违礼不仁呢?大臣应诤:"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甚至犯言直谏;"勿欺也,则犯之。"促使君主守礼行仁。君主若拒不纳谏该怎么办,按照礼的规定臣民们不是要遵守君臣之义,思不出位吗?
儒家政治哲学的这个第一难题,迫使汉代大儒董仲舒请出天来助威"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故号为天子者,宣祝天如父,事天以孝道也"。天无知无识,呼天何用?
凡是一股力量垄断国家权力的政治形态,不管名称为何,皆是独裁政体。孔子所提倡的君主制度,无疑属于独裁政制。"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总是竭力行使权力,直至甚至所达到极限为止"。(《论法的精神》孟德斯鸠)
尽管《论语》描绘出一派人人互爱的理想景象(这正是孔子的魅力所在),然而一旦付诸实践,君子国理想的全部优越性便会荡然无存。君子国的精神——人人互爱,因为缺乏可操作性,根本无法实现,始终是海市蜃楼。君子国的结构——贵贱有序权力独断,则是历代独者的利刃,并成为吞噬人肉的机器,而且悬挂着人人互爱的旗帜。”
这确实是后封建社会里的真实。虽然后封建社会社会里历朝无不把儒学遵奉为思想上的统治地位。可结果是为了江山,为了权力而“吃人”的残暴之国。并没有出现“仁爱”之国。那么要问这是因有了孔子而导致的结果吗?是孔子的罪吗?难道孔子不该有思想吗?孔子后的社会,不能归罪于孔子。而应是孔子后社会里的人应当承担。如同我们现在是非如何,还能归咎于孔子么?我们现代人的前途命运,只有我们现代人决定。
中国两千多年的帝王专制制度,不是孔子所决定的,也不是孔子所能设计的。孔子不应承担后人的罪过。
正是中国第一次哲学突破,即《周易》哲学突破,突破了神学,建立起人文道德政治哲学,才有了后儒孔子之学,并排击了神学,而使中国没有滑向宗教之国。虽因先秦诸子之学使中国政体滑向帝王专制之国,也并不是先秦诸子之错,而是后封建社会里的精英们的错。后封建社会里再没有了哲学突破,即再没有了新的思想提供给人们。思路决定出路,没有新思想就没有新出路。自是沿着老路走,一走就是两千多年。后封建社会里的“精英”人们只有咀嚼“五经四书”。相比西欧同样走过上千年黑暗的中世纪,到近代终于有了哲学上的突破,有了新思想,才引来了新出路。历史的看待中国文化,不是孔子的罪。那么是谁之罪呢?是后来人的罪,即后封建社会里的人之罪。当然导致中国文化的连续而不被中断,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前人提供了思想学说是前人的伟大。先秦诸思想家提供了思想学说,是先秦思想家们的伟大。但后人应在前人的学说上进行批判与完善。但后封建社会里没有批判,更没有怀疑。把先秦儒家学说奉为经典,在政治干预下,成为思想界的垄断地位,那是后封建帝王时代的统治目的。如同西欧封建社会时期,只有神学哲学。但最后从神学哲学中突破出新哲学学说。而我们历史上只有一次哲学突破,就是《周易》哲学,先秦诸子之学,只是《周易》哲学的承继与发展,而并没有突破。可我们的后封建社会里不但没有哲学上的突破,而且却是个倒退。
这是说不能怨咎先秦诸子的思想,虽然《周易》架构的是“君子”仁治的道德之国。但毕竟突破西周的神学思想,为人类提供了新思想。虽然没有在君王制度外设计出一套与之抗衡的制度来,那是《周易》时代历史文化所决定的了。故《周易》哲学思想的伟大,也就不言而喻了。因为《周易》为当时提供了很多新思想。
总之《周易》架构的“君子”这一政治理念对后儒学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并由此架构起的“君子”与“小人”这种二元政治统治模式对中国官僚体制产生了极其深远的


相关章节: 下卷:《周易》哲学解读 第三篇(三)下卷:《周易》哲学解读 第三篇(四)下卷:《周易》哲学解读 第三篇(五)下卷:《周易》哲学解读 第三篇(六)下卷:《周易》哲学解读 第三篇(七)下卷:《周易》哲学解读 第三篇(九)下卷:《周易》哲学解读 第四篇(一)下卷:《周易》哲学解读 第四篇(二)下卷:《周易》哲学解读 第五篇(一)下卷:《周易》哲学解读 第五篇(二)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