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大汉在逃天子 第一百六十六章 救不救?

第一百六十六章 救不救?


推荐阅读: 孪月我在武侠世界当老大穿越养家小农女农门巧姐点食成金红楼之挽天倾穿越四代波风水门之我叫永带妹我家掌门天下第一治愈系篮球宅魔女华娱大太监蛮荒福运小地主霸道总裁专宠私生女

而袁绍的补给线,只隔了一条黄河而已。
为了救一个臧洪而在极端不利的情况下提前上演官渡之战,怎么看,都是不值得的。
对抗袁绍,无论是在上党郡把袁绍拉入他不擅长的山地战,还是在幽州易水一线联合公孙瓒,以西凉、并州、幽州的精锐骑兵与其平原决战,都比在白马这个地方要好得多。
漫长的补给线、空虚的后方、面临袁绍和曹操的两面夹击,怎么看这种事情都是十死无生。
可偏偏两篇文章,把朝廷逼到了难堪的政治困境中。
先是袁绍命令陈琳写信给臧洪示其祸福,责以恩义来劝他投降,后是臧洪洋洋洒洒写了一封千字文回敬袁绍。
“仆小人也,本乏志用,中因行役,特蒙倾盖,恩深分厚,遂窃大州,宁乐今日自还接刃乎?每登城临兵,观主人之旗鼓,瞻望帐幄,感故友人周旋,抚弦搦矢,不觉涕流之覆面也......受任之初,志同大事,埽清寇逆,共尊王室。
昔高祖取彭越于巨野,光武创基兆于绿林,今上能龙飞受命,中兴帝业,苟可辅主兴化,夫何嫌哉!子谓余身死而名灭,仆亦笑子生死而无闻焉。本同末离,怒力努力,夫复何言!”
信中的臧洪一边回忆与袁绍的恩义,一边大骂袁绍忘了本心当了国贼,自己就算是死也不会投降。
坏就坏在,这篇文章写得实在是太好了。
以至于刘弋看了那句吹他的“今上能龙飞受命,中兴帝业,苟可辅主兴化,夫何嫌哉!”都有点忍不住了。
若是刘弋自己于心不忍就算了,问题是臧洪的这篇文章在天下引起了广泛的反应,以至于舆论的风暴愈发发酵,到了最后,已经彻底失控,救不救臧洪已经脱离了军事行动的范畴,上升到了对国贼袁绍的政治正确命题上。
救坚决反袁的义士臧洪,则朝廷愈发名正言顺,声威布于四海,能极大地挽回桓灵以来衰颓的人心和大势。
不救,则朝廷兴复汉室再造大汉的政治口号,必将得到质疑,原本的势头也会被打断。
从军事角度看,根本想都不要想的决策,偏偏现在成了刘弋不得不慎重对待的事情。
出兵了救不救得了,是能力问题,朝廷出不出兵救,是态度问题了。
所以,刘弋面临的抉择只剩下了出兵多少、怎么出、要意思意思还是真的救这几个选项了。
理智的抉择当然是意思意思,派少量兵力出桃林塞,走陆路故意打个败仗退回来,然后任由臧洪城破身死。
这是最好的选择,朝廷表明了态度,凝聚了天下人心,告诉了天下士人们,朝廷讨伐国贼袁氏的态度是一如既往的坚决,朝廷已经果断出兵了,只是国贼依旧势大,这次行动成功的不太完全而已,所以讨贼之路依旧任重而道远,大家继续努力。
然后给被袁绍杀害的义士臧洪追封、建祠、荫子,一条龙追赠下来,这件事也就算完了。
朝廷下一步该打上党打上党,该去幽州以北向南就继续,没人会再说什么。
未央宫中。
刘弋正在一副巨大的沙盘面前,和贾诩、法正、荀攸等人思索如何制定一个救援方案出来。
“陛下,您是要派人出兵吗?”法正一脸严肃的看着刘弋问道。
“恩。”刘弋点了点头,沉声回答道:“臧洪义士,可以为天下反抗国贼袁氏的人竖起一面大旗,活的臧洪,远比殉城的臧洪要好得多。”
“可是...”
法正的话还没说出口,便被贾诩打断了。
贾诩揉了揉有些浑浊发酸的眼睛,叹了口气道:“孝直,陛下说的是对的,凡是不能只讲利害,天子还得讲人心。”
然而,法正还是坚持了自己的意见,只从军事的角度出发。
“可是陛下,这些年来您一直都在征战四方,如今陇右、关中、河东、并州,处处都要驻防,朝廷的禁军一动,万一有变,还剩下多少兵马呢?要知道,那可是在黄河南岸,一马平川的地方,袁绍还背靠着浮桥,补给线长,派少了又没用,派了就是大决战了,您这一次想救援臧洪又要派出多少兵马呢


相关章节: 第一百六十一章 山口设伏第一百六十二章 征夫白发将军泪第一百六十三章 骷髅王称帝第一百六十四章 孙策的野望第一百六十五章 吕布鸽袁术第一百六十七章 请诸君分食第一百六十八章 砲船第一百六十九章 酒神淳于琼第一百七十章 火烧粮仓第一百七十一章 敌人竟是稻草人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