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第二百五十八章 募工(2)

第二百五十八章 募工(2)


推荐阅读: 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夫君能有什么坏心思抱歉,小姐我只动手想你从心底最深处晚来风甜立教称祖诸神基金会海盐味的蓝完球!我的崽居然是反派被捉后,本喵全靠卖人设为生!九零空间:星际大佬靠医术爆火了穿越蛮荒:异世夫妻靠种田称霸!

没有理会低首而立的韩爌,崇祯皇帝看向毕自严询问道:“毕卿,你觉得朕方才所讲,如何?”
作为大明的财相,毕自严理财能力毋庸置疑,至少当前的国库,不像先前那般,支出一部分粮饷,都要拆东墙补西墙。
“臣觉得此议可办,要从办。”
毕自严走上前,神情正色道:“趁着当前局势稳定,以整饬水利、扩宽河道、修筑水库、整修驰道的名义,聚拢山西、直隶、山东三地流民,于朝于民都是好事。
固然朝廷要支出一笔粮饷开支,可此事若是能办好,那给朝廷和地方带来的获益,都是难以估量的。”
嗯?
韩爌、温体仁、周延儒这些内阁大臣,无不露出疑惑的神情,看向了毕自严。
“陛下,其实朝廷可趁此机会,让三地赈灾行署,跟此前所设黄河、运河、永定河等河政协理衙门,紧密联系到一起。”
毕自严继续说道:“长久以来,流民安置就困扰着朝廷,各地流民规模不一,且无从查证。
这些流民多是破产的群体,名下没有土地,在籍贯所在没有了活路,才被迫选择拖家带口的流亡各处求活。
可若是想要妥善安置这些流民,朝廷和地方又拿不出这般多土地,到最后也只能听之任之。
如果所聚流民的一些地方,没有遭遇灾情还好,多少还有些活路,可一旦遭遇灾情,彻底没了活路,那就会滋生叛乱。
像先前山陕两地流贼叛乱严峻时,不就是山陕两地多年遭灾,尽管朝廷也调拨了赈灾粮饷,可最后却还是无济于事。
所以在三地的赈灾行署,聚拢所辖各府州县流民时,完成登记造册,监察他们进行各项工程,可从中遴选一批老实本分者,就近转入各河政协理衙门,编入河工队伍之中。”
到底是大明财相啊。
听完毕自严所讲,崇祯皇帝心里生出感慨。
叫各河政协理衙门,吸纳一部分老实本分的流民,编进河工队伍,以负责各地河政修缮巩固,他还真是没有想到。
说起来,赈灾行署和河政协理衙门,属于相辅相成的存在,尽管是不同的行政衙署,但所做的事情,都是为减轻大明治下灾情。
只不过相较于河政协理衙门,这个赈灾行署所分管的更杂一些,还肩负培养人才的重要属性。
“毕卿所讲的这些,倒是朕先前没有想到的。”
崇祯皇帝微笑着说道:“通过这次的募工,能有效地解决山西、直隶、山东三地流民弊政。
还能充实各河政协理衙门,所辖的河工队伍,有效修缮巩固黄河、永定河、运河等主要河道。
既然是这样的话,那以赈灾公署之名,所下发的旨意,就着毕卿草拟,尽快呈递到御前来。”
“陛下,臣还有一言。”
毕自严闻言,拱手道:“别的事情都还好说,唯独这个粮饷调拨,臣觉得应当好好商榷下。”
嗯?
崇祯皇帝眉头微蹙。
毕自严继续道:“臣以为此次朝廷这般大范畴,在山西、直隶、山东三地,行此利国利民之举,不应叫国库和内帑全部承担。
应当国库拨一部分,内帑拨一部分,地方官府自筹一部分,统一移交到三地赈灾行署进行调配。
像上述之地的士绅、良善等,应捐一笔银子或粮食,用于整饬水利、扩宽河道、修筑水库、整修驰道。
毕竟这些事情做好,不仅对朝廷和地方有利,对他们也是有利的,只是这个份额,还是要商榷一下。”
崇祯皇帝笑了,大明财相毕自严,这是一而再,再而三的给他惊喜啊。
的确。
整饬水利、整修驰道这些事情,若真能在山西、直隶、山东三地做好,那各地的士绅和大小地主等群体,也是有所获益的。
毕竟现阶段的大明,依旧以土地所产为主,不管是旱了,还是涝了,最后影响的都是土地所产。
大明治下诸多群体,谁名下土地最多?
可不就是士绅、大小地主等群体吗?
不过崇祯皇帝可不奢求,这些多数利己的群体,会心甘情愿的掏银子,捐粮食,毕竟


相关章节: 第二百五十三章 新气象(2)第二百五十四章 辽东狮虎斗(1)第二百五十五章 辽东狮虎斗(2)第二百五十六章 辽东狮虎斗(3)第二百五十七章 募工(1)第二百五十九章 官办诸厂(1)第二百六十章 官办诸厂(2)第二百六十一章 周延儒发威第二百六十二章 标准化的肇始第二百六十三章 党争版吏治革新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