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穿越成顾横波后的传奇人生 第179章 不正之风 急于求成

第179章 不正之风 急于求成


推荐阅读: 我与我的蜘蛛眷属全职猎人之魔王都市灵异怪谈韩生传大明末代土司末世:我比同阶强十倍最强奥义:以梦为马越骑越傻刍狗的逆袭百年锦衣魂具像者们武侠天魔录重生穿越之庶女本色

是海瑞。
只可惜崇祯皇帝没有理解韩一良的核心思想,也没有想明白自己的执政核心在于扭转社会风气,而不在急于处理一两个贪官。
社会风气一团糟,皇帝想惩贪,但整个官僚体系的腐败盘根错节,必然把好经念歪了。
崇祯觉得,崇祯应该先从多方面入手弘扬廉洁正气。转变社会风气是个慢工细活,急躁不得,不是惩治几个巨贪就可以解决的。
但持续不懈地下苦功夫转变社会风气的做法不符合崇祯的性格,他没有这个耐心。
其次,打击了韩一良导致官员不敢担当。明末官员互送书仪是种陋习,不在于是谁的错。
韩一良因拒绝说出500两的书仪是谁送而被革职。只能导致官员相互袒护,不敢再说真话了。让臣下因反映时弊而蒙受冤屈,可见崇祯处理朝臣的随意性。
最终导致臣下不敢担当,人人自危,对朝政都噤口不言。言路闭塞,崇祯皇帝执政的盲目性就大大增加。这是崇祯自酿的后果。于是就出现皇帝每天越勤勤恳恳,臣下就越偷安怠慢。
有当时的大臣刘宗周这么评价崇祯:求治之心操之过急,不免酿为功利;功利之不已,转为刑名;刑名之不已,流为猜忌;猜忌之不已,积为壅蔽。
大意便是求治心切的崇祯帝,在时局危机深重的影响下越发急躁、偏执、多疑,布令太烦、用法太严、重典治臣下、用人不当,致使政策屡屡失误,加剧了社会危机。为了解决不断加深的社会危机,崇祯帝变得更加急于功利。
崇祯皇帝饱受内忧外患的困扰,日夜操劳,在急功近利的心理作用下,用人不当,失误频频,进而对下属臣子严厉苛责、求全责备,导致大臣们整日不安。
刘宗周对崇祯帝的行为直接予以批评:“功利之见动,而庙堂之上有不胜其烦苛者矣。”
于是在整个朝廷内部,群臣为自保,只好投其所好、逢迎君主,少数忠直之士也很难施展才华、保全自己。
崇祯帝对于一些有才能的大臣也要求苛刻,对其严厉苛责。
崇祯皇帝对待朝廷大臣,往往求之太备,或以短而废长,责之太苛。长期如此,让朝臣基本只求自保,无才无德的庸碌奸佞之徒得到重用,却不思救国救民,国家、局势日益败坏。
崇祯皇帝采用重典治臣下,锦衣卫、东厂于法律之外诏狱不断,致使群臣苦不堪言,大小臣工尽在这位君主的不断积疑中往来,导致整个朝廷气氛昏暗压抑、统治集团人心涣散,缺乏向心力和凝聚力。
历史上崇祯皇帝就这样发展了下去,最终落得众叛亲离,吊死煤山的悲惨下场。


相关章节: 第174章 又得一人 煌言之才第175章 坎坷人生 唏嘘不已第176章 见张煌言 南明硬汉第177章 严于律已 因为信仰第178章 心情不好 苦口婆心第180章 廉洁正气 确立制度第181章 找到几人 选蒋德璟第182章 真实原因 见陈子龙第183章 子龙两面 顾横问话第184章 一番谈话 终是放弃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