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生命的觉醒 第75章 法界的本来

第75章 法界的本来


推荐阅读: 与超兽对抗的时代我有一个鬼怪公寓矿奴汉末之大明崛起末世穿越之皇城来的捉妖师冥界诡探我被鬼养大锦衣浪刀动物守护者丧尸末世:X系统仙权记完美和谐降临

一半大脑有自我意识,自我意志的开发,才是普通人与圣人的区别,用遗传基因生存的人是普通人,圣人是能开发大脑自我意识的人,而用神经系统的见、听、觉知生活的人,便是人与菩萨的区别。才是真正的我。
什么是真正的团圆呢?人的团圆分为三种,遗传基因式的团圆,大脑自我意识的团圆,神经系统见、听、觉知的团圆,绝大多数人都选择遗传基因式的团圆,父母生育了我们,我们生育的子女,六亲眷属亲朋好友关怀照顾了我们,我们与他们相亲相爱,互相关心照顾,享受着五欲六尘。
这些的相守是遗传基因带来的,也满足了遗传基因的能量来源及需要,所以这是普通人一世的团圆,抛开一切五欲六尘的享受,不在关注遗传基因物质上的团圆,抛开自私自利的我见,将小我的心扩展到无边大爱之中,以立功立德立名的精神作为自己的支柱,这样你就晋升了大脑自我意识的开发。
而达到与天地人融会贯通,从而进入精神领域的团圆,这三种就是不在乎遗传基因的身体及大脑意识精神,这样就来到了心灵的自性领域,如果说遗传基因就是六根六尘,那么放下六根六根心量就会扩大,就会以大爱的精神为自己,从而来到白我意识中,但如果彻底放下上边的一切,就会来到六的境界中,即见、听、觉知的真正自我,见闻成就才是真正的团圆。
哲学要探讨的是什么呢?哲学分唯心和唯物两个学说,如果世界是唯心的,那么物应该随心而转,在现实中物不能随心而转,这主要是觉悟和迷失的区别,世界开始是心性,心性的迷失变现出物质,如果人觉悟即变现出心性。
觉悟的心性是可以随便变动物质的,之所以有唯物与唯心的辩论,就是因为人没有觉悟,“心能转境即是如来,心被境转即是众生”,心就代表着唯心,而境就代表着唯物,人都只追求吃喝玩乐的欲妄,人趋于境界,这是人自己的追求,就是说人自愿的迷失自己,而进入唯物的状态。
如果人想转移境界,那么就不能有过多的物欲,就是说要转境界的欲妄为心灵的力量,其实唯物和唯心不需辩论,只需解释自己是向物还是向心发展,如果像物发展,那么人就以欲妄为中心,如果向心发展人必须你心灵为重点。
但是人都想过普通人的生活,没有人想过圣人的利他生活,唯心唯物一目了然,既是唯物与唯心是觉迷的问题,不是先后的问题,其实所谓的唯物与唯心,并不是思想与意识的辩论,而是无我与有我的问题。
我们这个世界有多少个维度空间呢?这个世界有十一度的空间,世界越小维度越高,世界越大纬度越低,比如人类向太阳系发射航天器,当遥远的飞船拍摄地球照片的时候,地球只是一个小小的点也就是零维,但我们住在地球上,地球就是三维的,就是说观看者的角度和尺度不一样,看到的东西就不一样。
如果住在细胞或粒子之中,那会看到很多的空间,而人住在宏观世界的地球上,也仅仅能看到三维东西,而在最小的东西上也许就能看到所有的境界,所以修行就是让我们回归最基本的境界,最基本的就是最单一的。
古代的炼金术,其中有一句话叫,“一即是全,全即是一”,如果说宏观世界最大的就是全,那么微观世界最小的就是一,微观世界最小的就有可能控制宏观世界最大的东西,因为最小的细胞或量子,能看到宇宙的全貌,既然能知道一切,那么就能改变一切,以这样的理论炼金术也可以成力。
最大的东西无量分析下去,都是由最小的东西构成的,而最小东西的排列不同,而构成千差万别的物质,在我们的认知中,排列的次序是一种力的结晶,但微观世界的排序却是意识的结晶,所以人单一的意识,这种一念不生全体现的巨大心力,是造就一切万有的根源,
本书以笔记的形式,引入了佛法的智慧,在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我们的饮食起居工作中,吸取智慧运用智慧,而不去依靠名利欲望的


相关章节: 第65章 圆满人生第66章 普度众生第67章 无我才是爱的方式第68章 生命的爱与慧命的爱第69章 人生宇宙合一第70章 人生宇宙合二为一第71章 科学的人生观第72章 能量推动身体第73章 解疑答惑第74章 人生的疑惑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