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商海情波 第一百三十六章 不负苦心

第一百三十六章 不负苦心


推荐阅读: 山河祭之风流醉萤火虫池塘你携春风揽星河红线牵世开局成为小鲜肉,成龙直呼真男人红楼:开局便娶秦可卿末日临晓神级轮回,每一世都在斩神觖文真相穿越过去养萝莉少年吸血鬼与女勇者我在七零靠签到致富

靠山,一间全部用石头建成的两层房子,楼上楼下的木架上摆满了扁圆的蚕床。除了新鲜的桑叶外,里面还夹杂着细小的西洋参片。只有毛虫大小的蚕正趴伏在桑叶和参片上大肆啃食着。
和其他蚕农养的蚕不一样,不同于普通蚕除了吃就不爱动,阿根叔的蚕个虽然头都比较小,但活力十足,一个个都在不停地蠕动。看似柔弱的身躯,却显得力气十足,把偌大的桑叶拱的不住抖动。抓起一只蚕虫,放在手里抚摸,明显感到身体表里光滑,弹性十足。
总的来说,阿根叔养的蚕给王直和李兵的印象就是强壮。
“大伯!您为什么养这么特别的蚕呀?它们吐出的丝也很特别吧?”王直问。
阿根叔又是咧开没有几颗牙齿的嘴,露出了跟孩子一样可爱的笑容。脸上泛着红光,很是骄傲地回答:“那当然了!这些小家伙吐出来的丝漂亮地很呦!不过兵娃子看不上。”
李兵不服地说:“你都没给我看过,怎么说我看不上?”
呵呵一笑,阿根叔说:“你专检个大的蚕茧收,我的蚕茧又小又软,你肯收吗?”
一句话说的李兵没了脾气,悻悻地把要反驳的话咽了回去。哼了一声,伸手拨弄起蚕床上的蚕虫玩儿了起来。
王直一旁看着眼前两个老小孩、小小孩斗嘴,觉得很有趣。也感受到大山深处山民间那种淳朴的情感。即便是简单的交流,也觉得很温馨。笑着问阿根叔,说:“大伯!您能告诉我为什么养这种蚕吗?我知道,您肯定不是为了赚钱。”
呵呵一笑!阿根叔一手扶着蚕床,另一只手也像李兵一样抚摸着娇小可爱的蚕宝宝。满脸幸福地讲述了他人生中唯一一次作为科技工作者的荣耀经历。
上世纪七十年代,在马王堆汉墓出土了“素纱禅衣”后,国家考古研究协会和中国纺织协会的一众科技工作者,就想要仿制出同样轻薄的蝉衣。经过几年的研究发现,现在的蚕都要经过四次休眠,个头肥壮,缫出来的丝都太粗。而古时候的蚕都是三次休眠,产丝量虽然少,却很细。于是就通过生物技术,繁育出一批三眠蚕,并在四川凉山州宁南找了几户蚕农饲养,结茧缫丝后,成功地复制出了现代版的“素纱禅衣”。
而阿根叔就是当年作为繁育三眠蚕的几户蚕农的组长。每天负责测量记录蚕虫长度,提醒蚕农喂食时间、数量,并且还要向科研组汇报蚕虫生长情况。在那段时间,阿根叔可以说是住在蚕房、吃在蚕房,不眠不休,生怕一闭眼睛,这些个蚕宝宝就全部完蛋了。当时,在这些淳朴的普通山民眼里,阿根叔俨然就是一名正儿八经的科技工作者,而他自己也想当然地进入了角色。
后来,随着“素纱禅衣”仿制成功后,攻关组也就顺其自然地撤走了。但政府却为阿根叔发了一笔在当年看来相当可观奖金,更让他感到光荣的是,攻关组特地为他颁发了一张用毛笔写着“杨阿根同志:荣获‘素纱禅衣攻关项目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的奖状。想当年这可是让左邻右舍、让所有山民都无比羡慕和嫉妒的荣誉呀!
也是因为这个“荣誉科技工作者”的称号,让阿根叔咬着牙、拼着命,甚至是棍棒加持,硬是把自己的儿子培养成了这大山里的第一个大学生。这又一次让他收获了乡亲们羡慕的眼光和掌声。
每当回忆起自己双手捧着闪着金光的奖状,在村子里绕着圈炫耀,接受着乡亲们投来的赞许目光和热烈掌声,阿根叔的脸上就会浮现出孩子般可爱的笑容。
回忆了完整的“科技工作者”的荣耀,回到现实中的阿根叔说起现在三眠蚕的现状,不仅唏嘘不已。
抽着满是皱纹的脸,阿根叔叹息地说:“三眠蚕出丝量少,而且很细,没有人收。后来就没人养了。这几年日子好了,我就想着再养养那种蚕。让蚕虫睡三次觉就结茧,可我怎么找不也找不到当年的那种蚕。后来,我就专门找个头小的蚕养,产的丝虽然细,但又短又脆,不能用来织东西。我儿子说,是因为蚕虫的身体太弱了,营养跟


相关章节: 第一百三十一章 羽锦之谜第一百三十二章 羽锦两支第一百三十三章 语出惊人第一百三十四章 双管齐下第一百三十五章 深山寻蚕第一百三十七章 羽锦重现第一百三十八章 卑鄙小人第一百三十九章 不容有失第一百四十章 咄咄逼人第一百四十一章 雪中送炭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