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读《中华上下五千年》笔记 第一百一十九章:土木之变/于谦守京城

第一百一十九章:土木之变/于谦守京城


推荐阅读: 魂元英雄之翼六界天帝破天荒以神之名称霸世界圈肖遥一梦替嫁后,总裁他被我丑醒啦桔梗与白玫瑰都市最强赘婿系统暴雪傲影血色黎明玄幻之我是半个大师剑逆神魔

瓦剌俘虏明英宗,便大举入侵中原,并以送太上皇为名,令明朝各边关开启城门,乘机攻占城池。十月,攻陷白羊口、紫荆关、居庸关,直逼北京。
  ————————————————————————————————
  于谦守京城:
  
  英宗被俘的消息传到北京后,满朝文武大臣乱作一团,没有一个人能拿出子主意。翰林侍讲官徐珵主张走为上策,向南撤退。但兵部侍郎于谦挺身而出,说:“京都是国家的根本,如果朝廷一撤出,大势就完了,大家难道忘了南宋的教训吗?”
  于谦(1397年~1457年),字廷益,浙江钱塘人。为永乐十九年进士,曾任监察御史、兵部侍郎、大理寺少卿、山西、河南巡抚、兵部尚书等职。
  于谦的主张得到许多大臣的赞成。皇太后和郕王朱祁钰眼看在这关键时刻,能站出一位力挽狂澜的忠臣,当然满心欢喜,立即委以于谦兵部尚书的重任,让他负责指挥军民守城。
  景泰元年(1450年)九月,景帝即位不久,瓦剌军进逼宣府城下。于谦面对敌我兵力悬殊的态势,一面抓防卫,一面抓备战,大力征募新兵,调运粮草,赶制兵器,不到一个月,就征集了20万人马,做好一切迎敌的准备。
  十月,也先挟持着被俘的皇帝英宗攻破紫荆关,兵逼北京城。于谦主张先打掉也先的嚣张气焰,鼓舞士气。他调集了22万军队,做好迎战准备,并作了周密布置:都督王通、副都御史杨善率部守城,其余将士分别驻扎在9个城门外,列阵待敌。
  明军副总兵高礼首先在彰义门外告捷,歼敌数百,夺回民众千人。狡猾的也先眼看明军有于谦等将领指挥,硬攻不能取胜,便变换手法,以送还英宗为名,准备诱杀于谦等人,但被于谦识破了。
  也先见此计不成,便采取强攻。于谦不再正面与敌人拼杀,他派骑兵佯败,把敌军引入伏击圈内,便用埋伏好的火炮轰击。瓦剌军伤亡惨重,也先的弟弟勃罗也在炮火中丧生。
  瓦剌军围攻京都,屡遭挫败,进攻居庸关又遭守将罗通的抵抗。也先怕归路被明军切断,忙带着英宗向良乡(北京房山县东)后撤。明军乘胜追击,大获全胜。也先带着残兵败将逃回塞外。
  北京之战,瓦剌军受到重挫,引起内部不和。也先见留着英宗没有多大作用,就把他送回了京都。从此,瓦剌军再也不敢进犯明朝了。
  于谦迫使瓦剌于景泰元年释放英宗,并说服景帝迎英宗归国。他改革亲军旧制,创立团营,整肃军纪,加强训练,毫不松懈。他本人才识过人,忧国忧民,深受景帝器重。天顺元年(1457年)正月,于谦被陷害致死。他曾有“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著名词句,不幸竟成为他自身的写照。后人辑这位民族英雄的诗文为《于忠肃集》流世。
  宪宗即位后,为于谦平反,恢复官衔。孝宗即位后,又追赠其为太傅,谥肃愍,为他建“旌功祠”。后神宗改谥为“忠肃”。
  
  


相关章节: 第一百一十二章:天文学家郭守敬/马可﹒波罗来华第一百一十四章:《西厢记》第一百一十五章:绘画新风的倡导者/红巾军起义第一百一十六章:和尚皇帝/鄱阳湖大战第一百一十七章:胡惟庸之案/燕王进南京第一百二十章:明画“四大家”/杨一清除内患第一百二十一章:冒死弹劾严嵩/海瑞罢官第一百二十二章:戚继光抗倭/李时珍论药第一百二十三章:张居正改革赋役/东林党与阉党之争第一百二十四章:努尔哈赤建后金/萨尔浒之战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