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夏商之际革个命 第014章 夏桀即位

第014章 夏桀即位


推荐阅读: 这特么也行?部落冲突:从野蛮人开始山海碑传说庸才之道星壳总裁的贴身狂兵小飞流浪记斩妖神剑银河战纪之光明使者在修仙界做媒人的那些年蒸汽时代的改革乐章师傅别装高冷了

雷鸣,天空都变成了赤红的颜色——预示着夏朝的最后一位王出现了。
后发重病的时候,就派人把在东昆仑(即今天山东的沂山)当少师的太子桀叫回来,当面传位,安排后事,让大宰(又称冢宰)关龙逢为相国,大尹(又称大宗)皇图为辅,等于是两位顾命大臣。
后发驾崩之后,太子桀即位,就是夏后桀,史称夏桀。
夏桀回来即位的时候是二十九岁,以明年为元年,这一年,据说就是公元前1631年,这年夏桀正好三十岁。
很多人认为,夏桀是历史上著名的暴王昏君,一定混蛋糊涂得要命,其实那是理解错了,夏桀非常暴虐是不错,是因为他生性暴躁,而且很凶狠残忍,这点也和他的武士身份有关。
但是他一点都不混蛋,甚至可以说是“圣明”。他在东昆仑庠跟着高人学艺十年,没白学。
夏桀上台以后,第一次朝会,在斟寻的夏邑显宫大室。
显宫是夏后的王宫的名称,大室是古代宫中最大的宫室,又称为“宣室”,相当于现在的大礼堂,也是古帝王的朝堂,平时在这里朝会群臣、发布诏令,也可以举行祭祀、宴会、接待来宾等等。
夏桀在大室正席上的玉斗榻上坐着,手里握着金槌。群臣就在两侧坐席上,按照品位等级列坐。
玉斗榻相当于王座,做成北斗形,镶以美玉,斗柄高跷,斗杓部分就是坐榻,上面铺着席,君主就坐在上面临朝。
根据古代传说,北斗为上帝之车,运于中央,临制四向,所以人间的君主的坐榻也设计成北斗的模样,装饰以美玉,称为“璇玑玉衡”,帝王坐在上面发布政令,《尚书·舜典》里说“舜在璿玑玉衡,以齐七政”,就是这个意思,是虞朝传下来的制度。
金槌则相当于西方帝王的权杖,那东西据说是夏朝的开国君主夏后启铸造的,本来君后是持王斧,表示重权在握。夏后启觉得斧子不好拿,掉了容易砍伤脚面子,就铸造了这个金槌,实际上是青铜造的,上面嵌着金花和美玉,也叫“中杖”,象征王权。
夏桀看看下面来朝会的五六百个方国部族,拉着脸,皱着眉。
等所属方国的诸侯朝贺完毕,退出去了,夏桀从坐席上站起来,端着金槌,迈步往外走。
群臣见君上往外走,也都急忙站起来跟着,走出大殿。
夏桀头也不回,出了大殿往东,那里是鼎台,一座高台上建造着宏大的厦屋,里面安放着九鼎,也被称为“九鼎台”。
夏王朝的开国君主夏后启建立王朝之后,就命令大臣飞廉到四方山川去采集铜料,加上诸国进贡的,都运到昆吾国去统一冶炼,然后铸造了九口大鼎,一大八小,分别代表中央和八方,最大的一口龙文赤鼎代表夏后氏,居中,另外八口代表八方,按照方位围着龙文赤鼎排列在四周。
九鼎从夏代被当做权力的象征,夏亡后传到商,商亡后传到周,周亡后传到秦,“九鼎入秦”之后,就没了踪影,估计是让秦人毁掉了。
据说九鼎的很大,东周的颜率说“昔周之伐殷,得九鼎,凡一鼎而九万人挽之,九九八十一万人”,那太夸张了,其实夏代的铸造技术根本铸造了不了那么大的鼎,就连殷商时期司母戊鼎(832公斤)那么大的都造不出来。九鼎中最大的龙文赤鼎秦武王与孟说一个人都能举动,说明不过二三百斤左右,根本没颜率说的那么巨大。
夏桀上了鼎台,就绕着九鼎慢慢地转圈,一个一个地抚摸。群臣都大气不敢出,跟在身后。
最后,夏桀在中间那口龙文赤鼎面前站住了,手抓着鼎耳,问相国关龙逢:“相国大人,予一人想问问,我们煌煌有夏,身居中央,以临八方,四海之内,皆我有夏之土,难道就管着这么几个方国?予一人听先考说过,我远祖黄帝之时有万国,我高祖大禹的时候‘置万国’,仅仅记录在案的就有六千多,称臣纳贡的有五千八百多个,现在来的这些,也就十分之一强,这是什么情况?”
关龙逢说:“君上,我有夏管制的四海之内,的确方国众多,


相关章节: 第009章 丕山梼杌第010章 魅术失败第011章 除怪身偏第012章 网开三面第013章 虞夏轶事第015章 桀暴不昏第016章 聘后遭拒第017章 耕伐有男第018章 桀伐有施第019章 城池攻守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