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贞观天子 第七十四章 试点摊丁入亩

第七十四章 试点摊丁入亩


推荐阅读: 诸天之百味人生灌篮之中锋荣光大宋:江山战图开局流放:带着异能空间种田全员火葬场:真千金重生后杀疯了逃生游戏:NPC他疯狂迷恋我我的倾城老婆至尊大纨绔我有一座随身农场前夫夜夜来敲门穿越八零一身恶名前夫夜夜来敲门沐欢封霆北

政事堂。
几位相国分别坐在高腿椅子上,分两列,每列三人,中间首位坐着皇帝,在皇帝面前,摆着一张长形桌子。
这是今年刚置办的新家具,用起来不是一个舒服就能概括的,应该是很舒服。
皇帝不知道其他人什么感受,最起码,现在相国们在政事堂处理事情的时候,不必担心腿抽筋了。
但是现在,没有哪位相国在乎腿抽筋的问题,他们都因为皇帝给的一张纸,而陷入沉默。
纸上写的是摊丁入亩。
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却完全推翻了自上古至现在的人头税。
大唐如今是‘租庸调’制度,本质上就是人头税。
何谓租?
田租也,每丁每年缴纳粟二石。
很合理吧?
可你要知道,一旦遇到天灾,没吃的,百姓只能卖田,然后躲入地主或者世家门下,变成黑户!
到时候,朝廷去哪儿要钱?
而调,即每丁每年缴纳绢二丈,棉三两,或者是布二尺五丈,麻三斤。
看见每丁每年就该知道,这是人头税。
庸,即徭役,还是每丁每年需要服役多久多久,算得上另类的人头税。
这种税,最大的弊端就在于土地问题。
举个例子,一个地主家只有五口人,两男三女,但却有田千亩。按照朝廷规矩,缴纳的是这家的人头税。
那么问题来了,这点小钱,对地主家来说算什么?
同样的,一个贫农家里面,也是五口人,两男三女,他们要缴纳的人头税和地主家一样,以贫农的收入,能和地主比吗?
长此以往,一旦遇到点什么灾难,让百姓怎么活?
当年,先帝登基,大手一挥,搞租庸调制度,强调以‘人丁’为本,不论土地、财产的多少,一律缴纳‘人头’税。
换而言之,不论贫富,大家都照着自家人头交税。
世家笑开了花,百姓哭成了狗。
现在大唐建立不过十几年,均田制运行完好,朝廷手中有余田,百姓人口因为隋末天下大乱损耗及大,是故一切都能维持稳定。甚至世家现在也不敢肆意兼并土地,一切都很顺利。
但是,二十年后,三十年后呢?
把这个隐患留给后人解决?
相信后人的智慧?
后人怎么那么倒霉,好事没他们的份,净给他们留下烂摊子?
而且,李智云很清楚,这个东西,只能他来强制推行,否则后世之君,根本没有那个底气和实力去搞摊丁入亩。
因为他们没那个能力!
说的难听点,干掉世家也好,搞摊丁入亩也好,除了他和先帝,后世的君主,除非是那种吊炸天,智商点满的存在,否则一旦搞这个东西,他只会引起世家造反。
纵观历史,有几个中兴之主?
也许,有人会觉得中兴之主还是不少的。
但是在李智云看来,那不过是回光返照罢了,顶多给王朝续命几十年,根本无法彻底改变王朝颓势。
那不叫中兴,那叫苟延残喘。
按照封建王朝曲线图理论,从王朝建立,到一百年左右为止,这个阶段是整体走上坡路的,也就是说,这个阶段王朝是兴兴向荣,一直变强的。即百姓安居乐业,朝廷政通人和。
少数智障王朝不算,这里只算正常王朝。
而在一百年后,便会开始下降。有的王朝,会下降的慢一点,有得王朝则会瞬间直线下降。
这个时候,出现中兴之主,会在下降的坡度上,出现一个小小的回升曲线,不过很快又会陡然下滑。
而没有中兴之主的,则会直接触地暴毙。
在历史上,有一种说法,认为唐朝的衰亡是从贞观之治开始。有没有道理?
不知道,这里只说部分观点。
首先是租庸调制度。
你以为这是李渊首创?
错!
这玩意是北魏租调制变形罢了,根本没有多大变化,只是为了配合均田制的实行。
而李渊、李世民,两代马上皇帝,拥有巨大的权柄,以他们的见识,难道看不明白租庸调制度的问题吗?
无论贫富,一律缴纳定额税赋。
就这句话


相关章节: 第六十九章 木讷少年薛礼第七十章 好学无比待人友善第七十一章 老杜居中调和第七十二章 你不会也学陛下吧第七十三章 玄奘穷游新任尚书第七十五章 一州一县先试水第七十六章 一时清明与万世兴盛第七十七章 科举考试开始【上】第七十八章 科举考试开始【下】第七十九章 高分考生最佳安排

也许你还喜欢: